净值型银行理财周报(11月30日-12月6日)
据金牛理财网统计,上周(11月30日-12月6日)有114家商业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共新发公募净值型理财产品346只,环比增加12.34%。截至12月6日,公募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超过10556只。
另据统计,上周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共新发1356只,环比多发41只,平均预期收益率3.85%,环比上涨1个基点。
一、产品发行情况
上周114家商业银行及理财子公司新发公募净值型理财产品346只,发行银行数量环比增加13家,发行量增加38只,环比增加12.34%。其中,新发行封闭式产品283只,占比81.79%,环比增加23只;开放式产品63只,环比增加15只。
图1.近7周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

数据来源:布尔资管;数据截至:2019年12月6日
从发行银行类别来看,上周外资行仅发行1只封闭式净值型产品,中资行中城商行发行产品数量最多,上周新发净值型产品173只,占比50%;国有大行发行数量最少,为23只,占比6.65%。从增长量来看,上周城商行和农商行新增产品数最多,环比增加了30只。
图2:新发产品在不同银行中的分布

数据来源:布尔资管;数据统计区间:2019年11月30日至2019年12月6日
表1:不同银行类别净值型产品发行汇总

数据来源:布尔资管;数据统计区间:2019年11月30日至2019年12月6日
具体银行来看,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发行产品数量最多,上周工商银行新发11只,占国有大行发行总量的47.83%。股份制银行中华夏银行发行最多,共发行60只,占股份制银行发行总量的70.59%;城商行中,青岛银行发行最多,新发28只;农商行中发行量最多的是上海农商行,发行5只。
理财子公司方面,上周理财子公司共新发11只产品,其中建信理财发行产品5只,发行数量最多,中银理财发行产品4只,交银理财和农银理财各发行产品1只。
从产品期限类型来看,上周新发产品封闭运作或开放周期依然主要集中在3-12个月,占比74%。具体来看,3-6个月的产品发行数量最多,达到141只,占所有新发产品数量的41%;其次为6-12个月(含)产品,共发行116只,占比33.53%;其他期限类型,T+0产品发行数量最少,为8只;1个月(含)以内产品发行13只;1-3个月(含)产品发行17只;1年以上产品共新发51只。
表2: 各期限类型净值型产品发行汇总

注:开放式产品的期限类型是指产品开放周期。
数据来源:布尔资管;数据统计区间:2019年11月30日至2019年12月6日
二、存续产品情况
截至12月6日,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共10556只,环比增加181只,涉及银行和理财子公司235家。其中,封闭式产品共6810只,占比64.51%;开放式产品3746只,占比35.49%。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资银行公募净值型产品存续数量最多是华夏银行,共1351只;其次是工商银行,共存续607只。其中,开放式产品存续数量最多的中资银行依旧是兴业银行,达到147只;封闭式产品存续数量最多的银行依旧为华夏银行,达到1303只。
图3:中资行净值型产品存续数量top10

数据来源:布尔资管;数据截至2019年12月6日
三、一周银行资管动态
1. 银行理财子公司或将发力养老金市场
内容摘要: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指出要打造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业内人士表示,过去由于银行养老金融业务模式零散化、养老金融投入少,参与率较低等原因,银行在养老金市场投资管理方面占比相对较低。但随着理财子公司的成立及更多的政策利好,未来银行将深度参与养老金这一蓝海市场。(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点评:商业银行养老理财产品虽起步于十年前,但一直没有形成成熟的产品体系,除了政策红利较少、相关投研人员欠缺等原因,也与银行客户喜欢买短期理财、没有形成长期投资习惯有关。资管新规禁止期限错配,银行资产端的非标期限匹配问题凸显,而产品端的养老理财的长久期正好与之相契合,一方面解决非标期限匹配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理财资金深度参与养老金市场。
2. 银保监会出台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
内容摘要:《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已经正式发布,并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根据《办法》,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应当符合两方面标准:一是净资本不得低于5亿元人民币,且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二是净资本不得低于风险资本,确保理财子公司保持足够的净资本水平。(人民网)
点评: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对股票、债券等标准化资产的风险系数设置为0,意在引导理财子公司加大对债券、股票等资产的投资,也进一步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其他资管公司的合作提供了契机,比如,在高收益信用债投资方面,可以加大与优秀债券型私募机构的合作,在权益类投资方面,可以加大与公募基金、券商的合作等。
3. 银行理财子公司有望成为推动直接融资体系发展的“生力军”
内容摘要:银保监会日前下发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完善了对理财子公司的净资本管理,有助于理财子公司队伍发展壮大,盘活巨量资金,最终惠及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不少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等政策渐次落地,权益类资产配置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10年理财子公司有望为A股带来超过1万亿元增量资金,也有望成为推动直接融资体系发展的“生力军”。从《办法》看,监管方对此持积极态度,鼓励理财子公司和私募机构开展合作。(金融时报)
点评:在直接融资方面,工商银行在私募股权类产品上发力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在资管新规出台后成立的,截至今年11月29日仍然存续的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中,工商银行累计发行了20只私募股权类专项理财产品,90%为中高风险等级(四级),未来银行理财有望通过和私募机构的合作,发行更多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股权类产品。
4. 交银理财成功发行首款长三角一体化主题产品
内容摘要:交银理财于12月3日成功发售"博享长三角价值投资18个月定开1号理财产品",共募集16.61亿元,业绩比较基准为4.3%。据了解,作为交银理财首款混合类产品,该款产品将通过股债联动全面支持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通过拉长投资期限,为资产市场提供长期限资金。(和讯)
点评:正式开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都在寻求产品设计上的差异化路线,除了交银理财发售聚焦长三角机遇的主题产品以外,建信理财在开业时表示将发行多款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系列理财产品,农银理财则会尽量满足县域和三农客户小额、零散资金的理财需求,招银理财则根据六大客群特征来设计不同风险偏好的产品,差异化的产品设计不仅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还能更好的推动实体经济建设。
5. 中邮理财开业 中信银行获准筹建全资理财子公司
内容摘要:12月4日,中信银行获准筹建全资理财子公司,中信银行成为第4家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的股份制商业银行。12月5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资子公司中邮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仪式暨新产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全部开业。据介绍,第一批产品主要包括三个类别、八款产品:一是挂钩指数策略产品,二是中长期稳健型固收+策略产品,三是丰富“抗通胀”“养老”主题系列产品。(证券时报)
点评:本周理财子公司推进速度加快。对于中邮理财,其依托母行邮储银行的渠道优势,有着数量多且网点分布最广的客户群体,尤其在县城/农村理财市场上潜力巨大,产品设计空间广。但也存在高端客户缺乏,中小城市乃至县城/农村的客户对净值型产品的接受程度较低,投资者教育难度更大等的挑战。对于获准筹建理财子公司的中信银行,其在资管新规出台后,加快理财业务整改。半年报显示,中信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4735.92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规模的44.65%,理财子公司成立后将会更加快速推动净值型产品的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