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银行理财 - > 独家研报

正文

分享至:

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再创新高——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周报(2019.7.13-7.19)

作者:力禾,周淼来源:金牛理财网编辑:高凌云2019-07-24 13:02

上周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单周发行量和存续数量双双再创新高。金牛理财网统计显示,上周(7月13日-7月19日)73家商业银行新发公募净值型理财产品247只,环比增加4只。截至7月19日,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共7476只,较上周增加158只。

一、产品发行情况

上周73家商业银行新发公募净值型理财产品247只,环比增加4只。其中新发封闭式产品224只,环比增加2只;开放式产品23只,环比增加2只。

从发行银行来看,上周国有大行共新发净值型产品20只,占比超8%;股份制银行发行94只,占比超38%;城商行发行101只,占比近41%;农商行发行30只,占比超12%;外资行共发2只,占比不到1%。

具体银行来看,上周国有行中工商银行净值产品发行最多,共10只;股份行中华夏银行净值产品发行最多,共66只;城商行中青岛银行净值产品发行最多,共19只;农商行中扬州农商行净值产品发行最多,共3只;外资行中花旗银行发行了2只产品。

1

从净值型产品的投资期限来看,上周1年以上产品共新发43只,占比超17%;6-12个月(含)的产品发行96只,占比近39%;3-6个月(含)产品发行88只,占比近36%;1-3个月(含)产品发行17只,占比不到7%;7天-1个月(含)、T+0产品占比较少,分别发行1只和2只。

2

从净值型产品的投资类型来看,上周混合类产品共新发26只,占比近11%;固定收益类产品发行215只,占比为超87%;商品及金融衍生类产品发行2只,占比0.81%;权益类产品发行1只,占比不到1%;结构性投资类产品发行3只,占比1.21%。上周发行权益类产品的银行为广东华兴银行

3

二、存续产品情况

截至7月19日,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共7476只,较上一周增加158只;其中封闭式产品4385只,开放式产品3091只。

从银行类型来看,净值型产品数量最多的是城商行,达到2485只,占比超33%;其次是外资行,共1742只,占比超23%;第三是股份制银行,共1503只,占比超20%;第四是国有大行,共1059只,占比14.17%;最后是农商行,共687只,占比超9%。

4

从存续产品的投资期限来看,6-12个月(含)的产品数量最多,达2144只,占比28.68%;其次是1年以上的产品,共1953只,占比26.12%;第三是T+0产品,共1463只,占比近20%;第四是3-6个月(含)的产品,共1339只,占比近18%;1-3个月(含)、7天-1个月(含)及7天以内的产品数量较少,合计占比不到10%。

5

从产品投资类型来看,混合类产品数量最多,达3347只,占比44.77%;其次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共2339只,占比31.29%;第三是权益类产品,共1760只,占比23.54%;结构性投资类产品数量最少,仅29只,占比0.39%。

6

三、一周银行资管动态

银行科创板理财产品登场以打新基金为主

内容摘要:科创板无疑是本月的财经热点之一,上周共有21只科创板新集中亮相,吊足了打新一族的胃口。在日均资产不低于50万元的门槛“卡”住了很多投资者之时,蹭科创板热点有了新渠道——除公募基金的科创主题基金等“打新”产品外,投资门槛只有1万元的银行科创板理财产品“闪亮登场”了!有分析师提醒,科创板理财固然值得关注,但投资者也需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产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光大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几家银行纷纷推出科创板银行理财产品。这类产品大多以定期开放式为主,产品期限较长,通常是一年以上,主要面向高净值客户、机构投资者发售,部分也涉及个人投资者。认购起点方面,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通常以1万元为起点,机构投资者的起点多为100万元。(新快报)

金牛点评:近期部分国有行和股份行相继发行了科创板理财产品,实际上产品主要以固定收益和混合类为主,仅配置较低比例的科创板打新基金。随着银行投研能力不断提高,未来理财子公司很有可能直接发行权益类产品来参与科创板。

度小满副总“跳槽”光大银行理财子公司互联网金融人才现回流趋

内容摘要:近日,度小满金融副总裁张旭阳离职,其在内部邮件中透露从度小满离职后,将回归光大银行并筹建理财子公司。随后,度小满金融方面向《证券日报》记者证实了该消息的真实性。据悉,张旭阳的“跳槽”,也为度小满和光大银行双方牵起了“红绳”。度小满方面表示,“未来将与光大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事上,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持续收紧,传统机构数字化转型深入,互联网金融人才已现回流态势。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人才的双向流动将会成为常态。”(证券日报)

金牛点评:随着理财子公司开业步伐加快,开放合作或将成为行业新趋势。由于理财子公司开业后将展开更多金融创新业务,而具备巨头互联网金融背景的人才加入则会弥补子公司在科技领域的不足,或加速理财子公司发展。

华泰证券资管崔春:银行理财子公司一定会带走很多我们的存量资产

内容摘要:对于理财子公司成立即将带来的挑战,华泰证券资管公司董长崔春在“新竞合——多元竞争下未来资管生态”圆桌论坛上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对于我们这些原有机构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很大变化,最直接来看,就是行业格局里原来可能是通过委外或其他形式给到我们这些市场机构来管理的资金,银行可能会拿回去自己运作了。在现阶段他们要面临净值化、市场化的评价,对他们来讲也是重新换了赛道,跟其他市场化机构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所以他们会有在时间上、机上,包括人才上的磨合过程,不会说一瞬间就变成一个纯市场的机构。但是,这个改变的趋势非常明确,意味着他今后一定会带走很多现有的、我们的存量资产,然后形成和我们站在同一个竞争赛道上的格局。(腾讯财经)

金牛点评:理财子公司开业后需要在产品、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较大调整,在短期内或难以完成理财业务过渡,因此与其他资管机构仍将存在差距。不过随着子公司发展逐渐成熟,或将加速回收银行委外资金,难免会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四大行理财子公司新产品全解析

内容摘要:银行纷纷踊跃地筹备成立理财子公司。从2018年年初至今,共有至少32家银行公告了拟成立理财子公司。在开业发布会上,建信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均发布了新规产品。在产品体系上,开业初期均是以固定收益类和现金管理类等传统优势资产为主,同时配以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工银理财和中银理财的权益类产品一个是投资于非上市股权,一个以公募基金、ETF等为主;工银理财“鑫得利”,采用“固收打底+限额量化策略”的策略,0-10%的资产以量化策略投资权益和衍生品市场;中银策略-债券指数1号,投资指数成分债券。工银理财6款新产品中的4款和建信理财的2款产品均保留了浮动管理费这一特色。(界面)

金牛点评:首批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主要具有以固收类产品为主体、权益类投资以私募股权及FOF居多、积极探索量化策略、保留浮动管理费等特点。整体来看,这些产品风格仍然相对稳健,也反映了子公司未来布局方向。相信随着新规过渡期结束,子公司将推出更多令人期待的产品。

私人银行业务迎风口中资行外资行券商上演“三国杀”

内容摘要:“近一两年来,银行对私人银行业务重视程度空前高涨,以有些银行只是在战略上喊一喊,现在是真刀真枪地开始干了。”招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王菁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银行理财市场从资金端将划分为公募与私募市场,公募投资将聚焦于标准化资产主动管理能力的培育与竞争,总体竞争能力趋同。但私募投资将根据投资者偏好与自身管理能力,通过分层结构设计和差异化资产配置等方式,提供个性化资产管理服务,私募产品供应能力将成为银行资管差异化竞争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金牛点评:近年来私行业务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国内及海外银行等资管机构关注的焦点。由于高净值群体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更倾向于配置非标资产的私募产品,私募化很可能成为私人银行理财发展的一大重点方向。

金牛理财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金牛理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牛理财网,任何组织未经金牛理财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金牛理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转载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或领取稿费。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