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银行理财净值型产品大盘点!工行产品数量第一、农商行净值化率垫底
回顾2018年,资管新规、理财新规以及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相继发布施行,多家银行拟设立理财子公司,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进程明显加快。不过,从数据来看,目前我国净值型产品占比仍旧不高,净值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据金牛理财不完全统计,2018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超过15万多支,年末仍处于存续期的产品将近54000支,其中净值型产品4697支,约占总存续产品的8.7%。
外资银行净值化率最高 农商行垫底
统计显示,不同银行的净值型产品占比差异较大,其中外资行净值化率最高。截至2018年12月27日,外资行净值型产品存续1712支,占其存续产品总量的46.59%;全国性银行净值型产品存续1591支,占其存续总量的10.32%;城商行存续1103支,占比其存续量的5.78%;农商行存续291支,占其发行量的1.85%。
表1 各类型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情况

显然,目前外资行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处于领先地位,全国性银行次之,城商行和农商行净值化水平垫底,未来需要加快了。
从投资类型来看,外资行的净值型产品以QDII类为主,其占净值型产品总数的比重超过50%;而中资银行的净值型产品以固定收益类为主,QDII类产品极少。
净值型产品数量排名 工商银行居首
从存续产品数量来看,哪些银行的净值型产品最多呢?
金牛理财网统计显示,截至12月27日,净值型产品存续量最大的中资银行是工商银行,总存续量为577支,其中开放式产品为56支,封闭式521支。第二是渤海银行,总存续量为270支,全部为封闭式产品。第三位是青岛银行,总发行量为208支,其中开放式产品15支。兴业银行位居第四,总存续产品154支,开放式产品占到132支,是目前开放式产品数量最多的银行。建设银行以93支产品位居第五,其中开放式产品31支。
表2 中资银行净值型产品存续量排名

如前所述,外资银行发行的净值型产品数量占比也很高,但主要集中在几家银行。截至12月末,东亚银行存续净值型产品多达643支,并且全部为开放式产品;其他银行的发行数量依次为:花旗银行431支、渣打银行214支、大华银行200支、汇丰银行158支。
表3 外资银行净值型产品存续量前10名

净值型现金管理类产品崛起
2018年,银行理财净值化的一大明显变化就是净值型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崛起。现金管理类产品属于开放式净值型产品,一般是每个交易日开放申赎,产品主要投向高流动性资产,可以作为现金管理工具,产品形式与货币基金类似,因此又称为货币型理财产品。
据金牛理财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售货币型理财产品已经超过30支,主要有全国性银行发行。
表4 部分银行货币型理财产品数量情况

目前货币型理财产品虽然数量还不多,但单只产品规模往往比较大。据金牛理财网整理的数据显示,中行的乐享天天截至3季末的规模为876亿元;同样3季末工行的添利宝的规模为572亿元,e灵通为125亿元;建行龙宝11月末的规模超过465亿元。
因为收益较高、流动性强,投资者对货币型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十分强烈。部分银行还经常对现金管理类产品限购,明显是有意控制规模。因此,货币型理财产品未来增长潜力巨大,有望成为过渡阶段银行净值产品的主打,并与8万亿元规模的货币基金直接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