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日报:两市放量大跌 “88魔咒”或现
【基金业绩点评】
权益类基金:两市放量大跌,主动股混型下跌2.61%。在经过上周以来的震荡整理后,沪深股市本周二出现放量下行的走势,在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政策对冲尚未出现,资金情绪过度亢奋的背景下,市场出现阶段调整的可能性正在大幅增加。沪综指本周二以2296.55点报收,下跌1.82%。此外,深成指收报7921.07点,下跌2.36%。与此同时,中小板综指收报7435.19点,下跌3.50%;创业板指数收报1473.13点,下跌3.47%。截至周二收盘,中信一级行业指数全部出现下跌。其中,国防军工、传媒、电力设备指数跌幅居前,;与之对比,银行、综合、建筑指数相对抗跌。在此背景下,权益类基金整体平均净值下跌2.52%。指数型基金净值下跌2.28%。主动股混型基金下跌2.61%。仅宝盈祥瑞养老混合净值微幅上涨0.19%,其余均下跌。
固收类基金:资金面较平稳,债基收益整体平均下跌0.38%。昨日资金面较为平稳,SHIBOR除14天期小幅上行5BP至3.50%外,其余各期限微幅波动1BP以内。利率产品收益率整体上行,早盘国开债招标收益率整体小幅偏高,二级市场全天亦有报价成交带动收益率整体上行。中短期票据曲线收益率整体上行为主,曲线短端收益率上行幅度大于中长端。城投债交投遇冷,收益率上行。债基收益整体平均下跌0.38%。具体看来,二级债基整体平均净值下跌0.75%,长城稳健增利债券上涨0.09%居首。一级债基平均净值下跌0.31%,银河通利债券C上涨0.10%居首。纯债基金净值平均下跌0.10%,交银双轮动债券A、C上涨0.47%居首。债券指数基金净值下跌0.26%,南方中债中期票据C上涨0.01%。
【2014.09.16指数涨跌】

【2014.09.16基金市场信息】

(一)即将发行的基金

(二)基金分红

【基金要闻】
1. 过半基金高仓位运作 “88魔咒”魅影重现
继连续逼空上涨之后,沪深两市步入高位震荡期,基金仓位“88魔咒”魅影重现。16日午后沪深两市大跌。受此影响,上证基金指数与深证基金指数分别下跌1.37%、1.31%。基金人士分析,偏股型基金仓位逐渐逼近88%,表明投资者情绪高涨,市场能否继续冲高上行面临考验,可能会出现一定调整,注意提高阶段性风险防范意识,震荡行情中应谨慎把握仓位水平的控制。
2. 基金释放牛股布局信号 一个月调研302家公司
北斗星通、张化机、一心堂、怡亚通、艾比森……这些近1个月以来涨幅惊人的大牛股,也是同期基金公司前往实地调研的重点对象。当行情转暖,热点丛生,可以将调研看作基金公司投资布阵的先头信号。
记者根据深交所投资者互动平台以及同花顺iFinD统计的基金公司调研信息,勾勒出从8月13日至9月13日,1个月内基金公司实地调研地图。短短1个月时间,基金调研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302家,横跨24个申万一级行业,也是“蛮拼的”。其中,计算机、医药成为调研热门行业,传统行业备受冷落。此外,跨行业概念交织的上市公司也是基金调研的重点对象。
3. 嘉实元和搭车中石化“混改”基民分享销售公司上市期权
127家机构经过三轮竞标争夺中石化销售公司股权,最终25家机构入围,其中包括3家内地基金公司,而以公募基金的形式参与股权投资的仅有1只产品——嘉实元和直投封闭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嘉实元和),获配50亿元股权。
“无论如何是迈出了第一步。”即将发行这只产品的嘉实基金总经理赵学军表示,这不仅是指“混改第一单”,也道出做成这只公募创新产品背后的感受。在激烈的投标竞争中,嘉实基金脱颖而出获得了中石化、证监会以及上交所的支持,前后历经4个月的时间做成了一个同业看来 “不可能成功”的产品。
4. 好债基年内已涨超20%!行业收益创六年新高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全市场债券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净值增长率为8.88%,已超越2008年至2013年每个自然年度的年收益水平,创6年新高。以易方达安心回报为代表的绩优债基更是突破20%大关,刷新了投资者对债券基金的预期。
从细分类型来看,可转换债券型基金、债券型分级子基金、封闭式标准债券型基金是表现最好的三类债券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3.84%、12.97%、10.35%。普通债券型基金和标准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为9.25%和7.97%,其中易方达安心回报A类和B类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分别高达21.49%和21.19%,分别名列同类型基金第一位,并领跑全部普通债券型基金和标准债券型基金。
5. 瞄准资产证券化新战场 基金子公司重点布局两大板块
继年初叫停专项资产证券化项目之后,监管层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业内普通预期,资产证券化新规将于10月正式推出,新规将对产品实行备案制,业务主体范围由证券公司扩展至基金子公司。实际上,早在去年下半年,基金子公司就开始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尝试。
另一方面,在基金子公司业务突飞猛进的同时,风险伴随而生,监管政策也逐渐趋严。在此背景下,基金子公司不得不刹住一些风险较高的通道项目,探索新的业务类型。业内预计,继通道业务之后,资产证券化将是基金子公司重点发力的另一主战场。
【基金视点】
进入9月以来,上证指数连续攀升,直接冲破2300点关口。快牛市是否已经来临?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分析一下现状。
首先是经济面。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汇丰PMI指数在连续数个月反弹之后出现回落,显示在上半年政策刺激效应逐渐减弱的情况下,经济内生动力持续疲弱。
其次,在流动性面,目前尚处于一个比较宽裕的阶段。海外资金对中国反腐进程和改革预期的判断,带来外部流动性的注入,也直接导致今年大盘蓝筹股的逆袭。通过观察近期的外资流入数据,可以看到外部资金仍是正贡献,只是边际效应有所减弱,但比较超预期的是近期出现国内资金接棒的迹象。
2. 基金业人士:市场仅是短期调整
16日市场大幅跳水,上证综指跌幅达1.82%,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跌幅分别达3.47%和3.84%。部分公私募基金业人士认为,市场仅是短期调整,个股仍较为活跃。虽然基本面支持力度有限,但经济增速放缓,对于那些有定价能力的企业来说,其产品需求能得到保障,同时经济增速下滑对其成本端利率下降反而有好处,利润空间可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