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理财网
主办 / 中国证券报 特别链接

首页 - > 公募基金 - > 动向

正文

分享至:

固定收益基金业绩首位相差18% 4只年内亏逾1.8%

作者:李新江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赵源2013-08-02 07:57

根据IFIND统计,前七个月,部分固定收益基金年内业绩仍未翻正,“固定收益”给投资者“绝对收益”的印象发生改变。

与此同时,“钱荒”折腾的6月份,以及刚刚过去的7月份,固定收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出现了较大的策略分化,直接造成了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业绩分化。

部分债基亏损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益民多利债券博时宏观回报债B、信道澳银稳定增利和天弘丰利分级等年内净值亏损均超过1.8%,其中益民多利债券的亏损幅度达到4.5%。

这与7月份以来这些基金业绩表现羸弱有关,譬如益民多利债券基金7月份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63%,同期,信达澳银稳定增利净值也录得2.40%的亏损。

固定收益类产品中,表现较好的是天治稳健双盈,年内收益率高达12.67%。不过本报记者统计发现,其业绩增长主要与股票配置有关。剔除该基金后,同类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5%的也不在少数,基金经理的操作差异,让固定收益类产品的表现泾渭分明,固定收益类产品业绩已经不是铁打的一块儿了。

比如天治基金人士透露,该公司在流动性吃紧初期(6月初)大幅降低了债券仓位的杠杆。在“钱荒”最紧急的时期,没有因为流动性紧张而受到太多损失。而一些流动性管理不好的债基则在钱荒时期大幅亏损,债基分化更趋严重。

本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基金经理对于后“钱荒”时代尚存分歧,投资策略也会不同。比如有的基金经理认为流动性紧张问题会再度来临,有的则认为“钱荒”不会再度发生。这也直接影响了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杠杆水平、久期水平,收益率也随之分化。

比如,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认为,六月末的“钱荒”既有高层控制货币增量的背景,也是央行默许甚至可以说是它一手推动的结果,且余震仍未结束。从近期的言论看,高层的货币政策态度并没有调整的态势,反而透露出对较快的货币信贷扩张速度的担忧,预计这将使得第三季度货币政策较上半年略紧的概率偏大。

而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人士则向记者表示,钱荒已经平稳度过,类似六月份的极端性的风险不会出现。

货基收尾差3倍

在货币基金市场,这一格局相似,7月份表现最好的与最差的收尾差达到3倍以上。

8月1日,宝盈基金[微博]旗下宝盈货币7日年化收益率达到5.96%,在整个7月份,该基金年化收益率都较高,显示出该公司基金经理的投资操作偏向积极。此外,表现积极的还有浦银安盛农银汇理鹏华基金旗下货基产品。

大中型基金公司的变化也值得关注,譬如广发货币近期7日年化收益率不断提升,最新的数据已经达到5.50%。而华夏货币市场B尽管7月份平均年化收益率5.34%,在同类基金中表现较高,不过从该公司7日年化收益走势来看,相比已经有所回落,或显示出该公司债基经理操作渐转保守。

而此前引起市场关注度余额宝(对应天弘增利宝),7月份7日年化收益均值也维持在较高的4.90%水平,不过从最新数据来看,该产品的7日年化回落至4.39%,也有所收窄。

目前货币型基金表现较弱的工银瑞信[微博]安心增利场内货币A/B份额,7月份年化收益率1.83%,而且仍然呈现出下滑的态势;此外资产规模较大的长信利息收益和交银货币等,7日年化收益率不足3%,出现明显下滑。

大风大浪方展英雄本色,6月份的“钱荒”成为考核固定收益类基金经理的试金石。

金牛理财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金牛理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牛理财网,任何组织未经金牛理财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金牛理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