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理财网
主办 / 中国证券报 特别链接

首页 - > 公募基金 - > 人物

正文

分享至:

陈守红 驭风而行

作者:任晓 马朝阳来源:编辑:2008-07-08 03:31
  陈守红的承诺:我祈祷上天能给我足够长的生命,而我又能不辜负上天已赐予我的勤奋与智慧,我将以我对时间的蔑视,来还给这个世界更多美好的东西:希望、信仰、帮助,以及我的持有人的信任与财富增长的满足——

  陈守红说话的语速很快。他的同事说,他的语速堪比辩论赛上的辩手;但他行事作风恰又不似。拟任工银瑞信大盘蓝筹基金经理的陈守红,他说,自己不做追风者,不与大盘赛跑,尊重时间的复利便是投资的真谛;他说,在安全边际中买入好公司,就基本锁定未来几年的胜局。

  市场凸显投资良机

  “目前是新基金投资的较好时机。尽管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美国能否走出次贷危机、油价会不会继续飙升、国内CPI能不能控制住、包括大小非减持等等。对这些因素我们几乎无法给出判断,也没必要给出判断。理性的态度是耐心观察,利用时间让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变得相对确定起来。但我们并不是无事可做,比较直接决定股指走势的其实是企业的估值水平,而我们是可以利用我们的专业水平对企业的估值做出相对确定的估算的。”

  “虽然我不知道市场的具体走势,但是我能给出的结论是:估值水平目前已经很便宜了,目前整个市场的市盈率大概只有17倍。1996年1月份市场点位最低的时候是513点,那时候动态市盈率是17倍。考虑到税改后公司治理结构和盈利能力的提升,我认为很多蓝筹股已经值得投资了。”陈守红说,“投资就是做大概率事件,而现在买好公司赚钱是大概率事件”。

  陈守红认为,市场上超级大白马根本不可能指望在一个市场参与者情绪都很“正常、理性”的时期便宜买到。只有在市场被恐惧情绪笼罩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便宜买入的机会,一旦出现则是天赐良机。“这种公司未来5-10年成长和盈利的延续性,都可以看得比较清楚。这种机会出现的时候一旦你买到了,可能未来三到五年的胜局实际就已经锁定了。”

  陈守红喜欢用“锁定胜局”这个词。以史为鉴,巴菲特的股票基本上都是在股市大跌时便宜买入的。“买好公司的股票理论上说可以不必太在意价格,但如果你适当在意价格,最初看似微小的买入价差,多年以后其复利收益将是天壤之别。巴菲特1966年买迪斯尼、1973年买华盛顿邮报、1987年买可口可乐,都是在美国股市接近崩盘的时候。这种投资不能说是一劳永逸,但至少可以锁定未来很多年的胜局。”

  研究到投资:知与行

  有11年证券投资从业经验的陈守红,曾先后任光大证券高级经理、平安证券研究所负责人、兴业基金研究总监、巨田基金投资副总监及基金经理。2007年12月,陈守红加入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拟任工银瑞信大盘蓝筹基金经理。

  陈守红说他的一系列变动都是为了能在一种相对舒适的姿势下做投资。“我对投资有一种近乎狂热的爱好,喜欢这种生活方式。投资能够带来我所希望的很多东西,挖掘股票的成就感、为持有人赚钱的感觉,这些都很美妙。”

  陈守红认为工银瑞信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平台。他说,平台是一个综合的支撑,不同支撑的差别很大。“我喜欢足球,喜欢鲁尼。鲁尼在埃弗顿队的时候只是一个踢得不错的球星,但只有在曼联这个超级俱乐部,他才成为了超级巨星。”

  此前,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做投资,陈守红都有不错的表现。做研究时,他是《新财富》杂志评选的首届大中华区“水、电、煤”行业全国最佳分析师。做投资时,他管理的基金去年在全部晨星配置型基金中排名第二,并获颁“2007年中国开放式平衡混合型基金最佳表现奖”。

  他告诉记者,做一名好研究员,核心要领是勤奋。“你可以没有灵感、可以不够聪明,甚至专业知识欠缺,但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只要足够勤奋。”

  但做好一名基金经理所应具备的素质远非如此。“首先当然也需要勤奋。基金经理有时候是一个体力活。”陈守红笑道,“要看报告、搜集大量信息、去上市公司调研,非常累,但这并不保证你能成功。”

  在陈守红看来,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独立决策的能力才是成为一个好基金经理的必要条件。做投资最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如何把你获得的庞杂的信息经过独立思考最终形成你自己的独立投资决策,难度非常大。他感慨,决定股价的因素太多,往往上一次的失败并不能为下次的成功提供经验。“所以有些人说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我部分认同这句话。投资有一定的艺术成分。很多人即便经历了很多失败,也无法找到持续可盈利模式。”

  首次成为基金经理时,陈守红也会压力大得睡不着觉,特别是有一次一天之内他的基金跌了7分钱时。他形容当时“整个大脑一片空白”,怎么都睡不着觉。“但这是一种必要的锻炼和过程。我很感激这种过程,就像苦修一样。这种苦修时间长的话一定会让你受益。”

  不过陈守红说,现在他的情况好多了,现在指数再大的波动也已很难影响到他的情绪了。现在做投资不再是单纯地拼激情,拼体力,更多需要利用自己的成熟和经验。“做投资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成熟和经验可能比激情和体力更重要。当然这两者肯定要结合起来。做到一定程度,会像一个阅尽沧桑的老人一样,或多或少明白人生的真谛。我现在的体力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好,可能没有以前那么激情四溢,整天处于一种高亢奋状态,但我会保证我的思维始终是保持在最活跃的状态。”

  追求时间的复利

  陈守红说,自己做这么多年投资实际就在做一件事: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他定义的这个模式必须符合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能赚钱,简单说在这个模式下做投资,赚钱是个大概率事件;二是该模式可复制可持续。最终他认可的模式,通俗描述就是与好企业站在一起,与时间站在一起。让好企业为你赚取稳定的平均利润,让时间的复利把平均利润放大。

  陈守红一再强调:“投资真谛是时间的复利而不是短期暴利。”因为前者符合他心目中追求的盈利模式。首先这种盈利模式能最大程度回避亏损。陈守红说他自己理解的投资最大的无奈是:在任何时候亏损的基数都永远大过赚钱的基数,而且这与先赚钱还是先亏钱这个先后顺序没有任何关系。“50%的亏损将吞掉你100%的收益,而60%的亏损缺口,则需要150%的收益才能填平。只要你这个缺口没有填平,时间的复利意义就将不复存在。因此,做投资,如何回避亏损的意义远比如何赚钱的意义来得重要。”

  “我希望能够细水长流。简单地说,我追求可持续的平均利润,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能够长期赚钱。做投资实际上要尽量简单化,不需要那么复杂的估值模型。投资就是每年做正收益,然后让时间的复利把它放大。连续13年每年29%的投资收益率就成就了彼得·林奇,巴菲特也就是连续33年中年均收益率27%,多年后他们的财富都是以几何速度在膨胀。”

  与之对应的是,追求短期暴利的盈利模式实际是把自己的资产组合暴露在风险状态中做一种概率的对赌,是在压榨时间,是对时间的亵渎,最终一定会受到时间的惩罚。按陈守红的观点,敢于追求长期平均利润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因而也必定是高尚的人,是快乐的人。

  “坚持以安全的模式做投资,最后赚到的钱反而会出乎意料的多。指望每年100%的收益率实在是天方夜谭。2007年股市大涨的情况不可能是常态。”

  陈守红认为,从战略角度讲,投资就是投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命运和发展。“如果巴菲特不是在美国,就不会有他的传奇故事,同样,罗杰斯的投资理念不是在选行业,不是在选公司,而是选国家。这些都是一脉相通的,我也非常认可。”

  有高度,才能俯视。陈守红认为,投资需要站在高处,看清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过去30年间我国GDP的平均增速是9%,而过去30年间中国曾经直面的困难其实比现在更复杂。实际上,现在的形势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目前采取的宏观调控是为了给偏热的宏观经济降温,并非经济衰退。“中国正处在复兴的路上,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祖先曾经达到的辉煌。”他说。

  “接下来就是寻找那些能够一直生存下来的行业里最好的公司,比如美国的可口可乐,香港的汇丰银行等。然后在设定的安全边际中甚至是低于安全边际的时候买入。这时候完全不用考虑指数,没有意义。便宜买入这种公司只输时间不输钱。”

  赚钱第一位,其次才是和指数、同行比业绩,这是陈守红一直坚持的投资理念。“我不会总能做到第二名,但我会最好地控制住风险,坚持赚钱第一。我会坚持这么做,也希望时间长了,我的基金持有人会接受我这么做。因为这是能让我睡得着觉、也一定是能让我的持有人睡得着觉的一种方式。”

  陈守红登过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峰,去珠峰时在前进营地却因为身体不适铩羽而归,他对于进退的尺度把握得很好,“山永远在那里,你至少要为自己保留下次攀登的机会。不顾风险博取强行登顶的瞬间辉煌,殊为不智。”

  面对基金经理普遍存在的焦虑现象,陈守红说,多半是他们对非时间化的要求作出了妥协或让步。跑赢大盘、追求排名、短期内获取高收益、数以百万乃至千万元计的奖金,这些因素都可以成为头顶的那柄达摩克利斯剑。妥协会带来两种结果:一是人的情绪与生活会随着指数波动而上下翻飞,短期的荣耀和痛苦来得一样强烈而迅速;二是价值投资理念一定崩溃,最终沦为一个追风者和趋势投资者。“做价值投资没有借口。没有中间道路。稍微的妥协便会如溃堤蚁穴。”

  陈守红每天骑一辆折叠自行车上班,西装革履,这让他回头率很高。“有人说我像推销保险的,有人说我像房地产中介”,他大笑,“但我喜欢那种驭风而行的掌控感和自由感。沿着故宫的护城河,享受阳光沐浴,微风拂面,到了公司再出一身小微汗”,他描述骑自行车的感觉,几近沉醉。

  或许,惟有不做追风者,方能领悟到如此境界的美妙。

相关资讯

金牛理财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金牛理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牛理财网,任何组织未经金牛理财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金牛理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