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公募基金 - > 视点

正文

分享至:

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央行年内第二次降准

作者:经济参考报来源:中国证券报•金牛理财网编辑:CmsTop2023-09-18 11:42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降准处于经济回升接力的关键时刻,有望进一步巩固实体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此次降准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过5000亿元,“真金白银”注入实惠,有效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的资金投入,宏观指标将呈现更多积极变化,经济稳步回升的可持续性进一步提升。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全面降准将起到“一箭三雕”的积极作用。第一,降准可释放长期流动性,增加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第二,降准将降低银行资本成本,缓解银行因存量房贷利率下降等带来的息差和利润下滑的压力,保持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持续性,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预计本次降准将每年降低银行资金成本70亿元至80亿元。第三,降准可进一步向市场传递强烈的政策信号,表明央行有决心、有能力运用丰富的政策工具助力实体经济企稳回升,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业内人士也认为,央行此次降准的具体时机把握精准,9月中旬流动性面临地方债发行、税期高峰、监管考核等因素影响明显加大。地方债发行已在提速,继8月发行1.2万亿元后,9月还将发行超过1万亿元,金融机构认购缴款抽离大量流动性。每月15日前后也通常是缴税高峰,流动性压力会阶段性增大。9月还是季末月份,流动性指标等监管考核也会使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上升。多因素叠加后,市场短期资金供求变动加大,央行在统筹权衡好中长期流动性供给的同时,选择流动性需求最为亟需的时点,及时出招,呵护市场。

此次降准虽然为全面降准,但并非意味着货币政策“大水漫灌”。两次降准、两次降息的政策效果将脉冲式持续释放,市场流动性总体上将保持合理充裕。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降准不会导致流动性数量出现明显变化,对流动性总量没有明显影响。在市场流动性供求整体平衡的情况下,降准是适应了当前经济运行和市场需求变化做出的选择。9月份以来,虽然部分货币市场利率出现一定程度上移,但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货币市场流动性供求仍然相对均衡。

展望未来,货币信贷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依然可期。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868亿元。不仅信贷增长8月超预期好转,1月至8月新增贷款也再创新高,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减。当前信贷需求现回稳态势,央行此次降准,可提前做好年内布局,为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继续有效满足金融机构加大对亟需领域资金投放的流动性需求,在稳住货币信贷总量的同时,稳住实体需求,更好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金牛理财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金牛理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牛理财网,任何组织未经金牛理财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金牛理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转载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或领取稿费。

分享至: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