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金牛丨金牛基金周报:权重板块托底大盘,艰难时刻或已渡过
核心观点
基金
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通讯板块年内累计涨幅近30%,近20天累计涨幅居申万二级行业第一 ,更是跑出年内股价涨幅超500%的大牛股。往后看,通信设备板块依然有较好的投资机会,核心驱动力来自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带来对算力需求的增长。
6月以来,在基金新发市场遇冷的情况下,富国安益货币等多只货币基金密集宣布增设基金份额。部分基民会选择将货币基金作为资金的“蓄水池”,根据市场冷暖情况相应地调配资金。不过业内人士认为,中长期来看,货币基金的收益率相对较低,有一定收益要求的资金可能会有更多选择,所以其“蓄水池”作用可能会降低。
上周分类别基金收益率表现,股票型基金上涨-0.84%,混合型基金上涨-0.71%,债券型基金上涨+0.06%,货币市场基金上涨+0.03%,QDII基金上涨+0.82%。权益类市场上周低位震荡筑底,权重板块护盘拉升,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一般。国债收益率继续下滑,债券价格回升,债券市场近期表现较为强势,资本利得收入将成为主要收益来源。
基金发行方面,上周共有19只基金成立,合计募集规模151.2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4只,募集规模8.4亿元,占比5.55%;混合型基金4只,募集规模15.86亿元,占比10.49%;债券型基金7只,募集规模118.2亿元,占比78.18%;FOF型基金1只,募集规模0.6亿元,占比0.39%。
大类资产
债市:在经济全面复苏前,仍需要国家精准呵护和助力,资金面大概率将维持宽松状态。国债收益率的下滑幅度逐渐收缩,当前收益率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的区间,后续经济的刺激更多需要财政政策的直接发力。
股市:上周指数持续在3210点年线附近位置上下震荡,每当跌穿年线后,总会有资金以中字头、大金融等权重板块带动指数上涨回年线之上,可以看出年线的支撑力度依然强势。目前市场依然保持着大趋势震荡向上的走势没有被破坏,同时年线位置也是市场估值的底部区间。
商品:随着市场对后续衰退交易开始升温,供需的再平衡以及政策的走向都将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
基金
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通讯板块年内累计涨幅近30%,近20天累计涨幅居申万二级行业第一 ,更是跑出年内股价涨幅超500%的大牛股。广发、平安、前海开源、光大保德信、长城、德邦等基金经理认为,数字经济建设的落地和AI大模型催化出的算力等新需求,成为本轮通信设备板块表现强势的原因。往后看,通信设备板块依然有较好的投资机会,核心驱动力来自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带来对算力需求的增长。
6月以来,在基金新发市场遇冷的情况下,富国安益货币等多只货币基金密集宣布增设基金份额。部分基民会选择将货币基金作为资金的“蓄水池”,根据市场冷暖情况相应地调配资金。不过业内人士认为,中长期来看,货币基金的收益率相对较低,有一定收益要求的资金可能会有更多选择,所以其“蓄水池”作用可能会降低。
上周分类别基金收益率表现,股票型基金上涨-0.84%,混合型基金上涨-0.71%,债券型基金上涨+0.06%,货币市场基金上涨+0.03%,QDII基金上涨+0.82%。
上周分类型基金收益率排名
……
股票混合型基金:东方互联网嘉混合、东方区域发展混合、泰信行业精选混合A,表现最好的三只股混型基金的周收益率超过4.9%。权益类市场上周低位震荡筑底,权重板块护盘拉升,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一般。
债券型基金:宝盈增强收益债券、红土创新增强收益债A、金元顺安沣楹债券,表现最好的三只债券型基金的周收益率均超过0.56%。国债收益率继续下滑,债券价格回升,债券市场近期表现较为强势,资本利得收入将成为主要收益来源。
QDII基金:华宝油气、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广发道琼斯石油指数人民币,表现最好的三只QDII基金的周收益率在3.1%以上。
基金发行方面,上周共有19只基金成立,合计募集规模151.2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4只,募集规模8.4亿元,占比5.55%;混合型基金4只,募集规模15.86亿元,占比10.49%;债券型基金7只,募集规模118.2亿元,占比78.18%;FOF型基金1只,募集规模0.6亿元,占比0.39%。
上周,权益类市场低位震荡筑底,股票型基金整体表现一般,成绩最好的三家管理人收益率在0.09%以上;债券型基金继续回升,成绩最好的三家均实现了正收益;QDII基金上周表现最为出色,成绩最好的三家管理人收益均在1.33%之上。
大类资产
宏观
……
国内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5月中国CPI同比上涨0.2%,前值0.1%,环比上涨-0.2%,前值-0.1%;PPI同比上涨-4.6%,前值-3.6%,环比上涨-0.9%,前值-0.5%。细分项目来看,食品CPI同比上涨1%,前值0.4%;非食品CPI同比上涨0%,前值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前值0.7%。
5月CPI数据小幅回升,但仍处在百分之零点几的极低水平上,引发了市场一定程度上对通缩的担忧。今年以来国内CPI指标的一路下滑,我们判断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首先是国内经济的复苏遭遇阶段性瓶颈期,二季度开始,国内经济处于持续触顶下滑的走势,各种原因我们很早也已经做出了分析和判断,居民收入和居民对未来经济信心的不确定是核心因素,带来的影响就是消费普遍短期化、小金额化,餐饮、旅游出行等短期消费明显提升。但是代表国民经济支柱型的长产业链领域,如房地产、汽车、耐用品等领域需求端持续萎靡,随着需求的持续疲软,负面影响逐渐扩散至上游相关生产端,我们也因此看到投资、企业中长期信贷和居民端信贷持续收缩。整个国内产业链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周期步入衰退阶段,全球需求同样减少,导致出口持续弱势,进一步加剧了生产端的压力。
企业不得不减少生产、原材料进口、降价促销,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这就是今年以来国内CPI、PPI持续走弱的原因。后续的解决方法,唯有稳住经济大盘,货币政策已经处于非常宽松的状态,而财政政策是进一步发力核心方向,支持地方政府的政策性金融债甚至针对中低收入居民端的现金补贴都是直接刺激需求的方式。也唯有如此才能根本上改善居民资产负债表和对经济的信心,以目前大环境来说,单纯的货币端宽松政策已经很难改善需求端的低迷。
5月PPI数据进一步大幅下滑,反映出工业企业生产端的疲软。原因上段内容已经指出,整个全球经贸周期处于衰退阶段,需求端的不足逐步影响至上游生产端,导致原材料的需求和价格持续下降,可以说目前已经处于通缩期。后续仍需要国家政策的强力刺激,否则今年经济形式不容乐观。
CPI-PPI剪刀差再次拉大,短期内对于企业来说是利好因素,但需求不见好转的情况下,企业仍处在主动去库存阶段,CPI最终仍会同步下降。解决通缩的唯一方式只有针对需求端的刺激。
国际方面
5月9日,美国劳工部公布最新数据,5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口33.9万人,市场预期19.5万人,同时3、4月数据均大幅上修。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缺口仍在持续,带动就业人数保持高位。失业率小幅增长0.3%至3.7%,高于预期的3.5%,但仍处于历史地位。薪资增速则在通胀与通胀预期双双下行的影响下回落,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4.3%。
数据公布后,市场认可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仍展现出较强韧性,对于美联储下半年降息的预期进一步减少。美国债收益率集体拉升,美元指数小幅上行。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下周美联储的利率决议会议,目前看来6月停止加息的概率依然是主流观点,但下半年降息几乎没有空间。
债市
上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次震荡下行,截至6月9日,报收2.6660%。经济复苏遭遇阶段性回调,究其原因还是居民收入和信心不足,导致长端消费不振,全球经贸周期处于衰退阶段,外需也无法持续。下游需求端的萎靡已经开始影响上游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前国内的经济状况遇到复苏周期的平台期,有所回落或波折也是正常现象。在经济全面复苏前,仍需要国家精准呵护和助力。在此期间,资金面大概率将维持宽松状态。国债收益率的下滑幅度逐渐收缩,当前收益率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的区间,未来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后续经济的刺激更多需要财政政策的直接发力。
股市
上周A股市场小幅震荡上行,上证指数(+0.04%)、创业板指(-4.04%)、沪深300(-0.65%)、中证500(-1.75%)。消息面上,国内5月CPI指标出炉,显示国内经济持续收缩,通胀指标出现连续回落,PPI指标同样大幅下跌。数据直指社会需求端的萎靡,已经影响了上游生产制造的进度。当前企业已经开始缩减原材料的采购量,减少生产以保证供给能够减少以匹配疲软的需求。这一情形,已经印证国内经济处于通缩状态,企业在主动去库存。国际方面,5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口33.9万人,市场预期19.5万人,同时3、4月数据均大幅上修。
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缺口仍在持续,带动就业人数保持高位。数据公布后,市场认可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仍展现出较强韧性,对于美联储下半年降息的预期进一步减少。2023年上半年马上就要结束,目前来看全球经济复苏的走势不甚理想,欧美经济体通胀仍在高位,下半年降息几乎没有可能,甚至不排除美联储进一步上调终点利率水平,全球经济步入衰退阶段概率加大。国内经济复苏也遇到瓶颈,下半年如何能恢复居民信心,增加居民消费能力提振需求端也是需要国家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刺激政策发力托底。
市场方面,上周指数持续在3210点年线附近位置上下震荡,每当跌穿年线后,总会有资金以中字头、大金融等权重板块带动指数上涨回年线之上,可以看出年线的支撑力度依然强势。目前市场依然保持着大趋势震荡向上的走势没有被破坏,同时年线位置也是市场估值的底部区间。板块方面,有色、新能源、中字头等权重板块在上周的护盘行动中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下半年资金是否会从上半年涨幅较大的AI、Chatgpt等板块切换至低估板块,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上周交易量基本持平,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入,可以看到大部分资金对目前市场所处的位置依然看好,逢低进场布局。多空双方依然处于分歧较大的时刻,且资金有从高位板块且换的趋势。
上周上证指数周成交量14.52亿手,深证成指周成交量19.17亿手,成交量基本持平。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17.29亿元,维持周度净流入。上周北向资金增持的行业排名:银行、家电行业、保险、计算机设备、能源金属。
商品
上周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上行,南华商品指数周涨幅(+2.09%)。国内经济复苏遇到阶段性的瓶颈期,5月的CPI和PPI指标显示经济出现一定类通缩的现象,整个经济生产-消费产业链出现收缩,全链条价格整体下滑。下半年如何稳定居民收入,恢复信心仍需要进一步的刺激政策发力。欧美经济体通胀指标相继回落,但核心通胀仍然保持较强韧性,下半年的经济形式仍不容过早的乐观。在通胀没有回落到目标区间范围之内且证明回落的持久性前,欧美央行大概率不会调转货币政策至降息方向。随着市场对后续衰退交易开始升温,供需的再平衡以及政策的走向都将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
能源:原油价格上周震荡下行,周涨幅(-1.43%)。国内经济复苏遭遇瓶颈期,社会需求下滑导致全球一大主要原油消费端疲软。欧美经济体通胀持续回落,但通胀回落也意味着需求的下滑,预计下半年全球经济将步入衰退阶段。综合来看,下半年需求端的疲软恐将持续,OPEC+的减产难以抵消,油价上涨的动力不足。
贵金属:黄金价格上周小幅震荡上行,周涨幅(+0.31%)。欧美经济体连续发布的经济指标显示经济连同通胀一起回落,但核心通胀的韧性也让下半年美欧央行转向降息的概率减少,尤其原油价格在经历连续回落后,近期开始低位企稳,后续对通胀的回落助力将会减少。美元指数近期维持较强走势,上周5报收在103.54附近。黄金价格短期回调压力增加。
农产品:玉米价格上周小幅震荡上行,周涨幅(+0.26%)。主产区玉米上市节奏动态调整,市场收购偏谨慎,华北地区的刚需补库逐渐告一段落,导致终端的需求一般,叠加港口库存上升,上周出现较明显的下跌。综合来看,未来玉米供需短期内仍将处于弱平衡状态,价格维持震荡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