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金牛丨私募基金研究:AI产业支撑万亿市值的认知
一、英伟达破万亿市值的大背景
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市值破万亿,这一短期行情是基于该公司预测本季度销售额约为11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4%,高于华尔街分析师和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的预期(本季预期销售额为72亿美元)。数据比预期高出50%的英伟达,这样的销售额也成为英伟达有史以来最高的季度销售额。由于全球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高性能GPU芯片需求激增,这是英伟达单季销量井喷的主要原因。
长期的市值增长逻辑基于成长性判断,华尔街的分析师普遍认为,英伟达的销售收入加速增长趋势是可持续的;理由是逐季的业绩预期不断被财报数据所兑现,短期市值增长的理由都可以被解释为商业上长期趋势的体现。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OpenAI的ChatGPT与其他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等语言生成工具的兴起,联合推动了对算力的需求”。
对于黄仁勋的表述,需要说明的是,英伟达生产的GPU显卡芯片是创建AI工具的关键,在产业上构建一个AI系统,往往可能需要数以千计的英伟达计算引擎。正是因为这样的逻辑,股票的市值增长才反映了英伟达的乐观前景,进而提振了美股上的其他芯片制造商和A股相关概念股的市值,比如AMD公司和Microsoft。从产业上也证实了ChatGPT的运用已经转化为芯片订单的激增现象。华尔街的许多分析师也对英伟达的业绩预测表示乐观,加深了在认知上将英伟达公司定位为新兴AI产业链的中心地位。
二、对于英伟达万亿市值的认知
(1)美元流动性的快速变化
美国债务上限在两党达成协议并获得参众两院表决通过之后,债务上限将冻结31.4万亿美元限制,提高限额1.5万亿美元,截止日在2024年3月。除了短期的财务腾挪手段以外,美国财政部预计将在短时间内大量发行债券,以“迅速填补国库空虚”,这将“吸走市场上数以千亿美元计的资金”。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最近预估,美国财政部可能在联邦政府债务上限提高后,7个月内发行总额接近1.1万亿美元的国库券。
在加息的背景下,如果美国政府在短期内大规模发行债券且执行眼下的高利率,可能吸引大量原本投向其他标的或存储于银行的资金。据法国巴黎国民银行分析师估算,今年9月底前,从银行存款等方面流向美国国库券的资金规模可能达到8000亿美元左右。这不仅将加剧银行业近期广泛存在的存款外流问题,让银行面临更大流动性压力,还可能推高短期贷款和债券利率,让本就在高利率环境下承压的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
在宏观上的流动性抽离公式可以表现为:
净流动性=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资产—各级财政账户资金(TGA)—逆回购(RRP)
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了美国今年3月M2货币供应量(未经季节性调整)为20.8万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4.05%。M2同比下滑的趋势已经延续数月,美国M2货币供应量的同比负增长,已从2022年12月起转入负增长区间。负增长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加息使得美元变“贵”,导致美元套算规模大增;第二,存款保险的有限性与联邦基金利率的大幅提升,使得私人部门存款结构发生变化,存款投向金融体系中似乎更安全、收益更高的货币基金和大额协议存单。
(2)产业上的供给创造需求和思维上的创造需求以便满足需求
在明晰美元流动性的大背景下,英伟达股价能不能继续支撑机构的市场情绪?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黄仁勋5月27日在中国台湾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的一段演讲说起。
黄仁勋的原话是:“所有人即将进入一个巨大变革的世界,就像个人电脑、晶片革命一样,当前正处于AI的起跑线上,每个行业都将被革命。AI为所有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反应敏捷的企业将利用AI技术提升竞争力,而未能善用AI的企业将面临衰退。
……
AI将改变每一份工作,大幅提升工程师、设计师、艺术家等的工作表现。
……现阶段正处于AI技术时代的开端,AI将从根本上重塑电脑技术,是电脑产业的再一次重生,这也是中国台湾厂商的黄金机遇。”
我们需要从正反两方面看待黄仁勋的这段话。
①正面观点
由微软chatGPT引起的人工智能概念,其热度越来越高,发展方向也越来越清晰。市场的预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文本式问答,而是转向了文本转换图片的可视化AI。
这种技术对于并行式、大吞吐量、低延时的算力芯片性能要求较高,主要进行图像渲染的显卡芯片GPU,要比计算器芯片CPU更加具有优势。英伟达正是显卡芯片领域的绝对龙头,所以英伟达的股价能够实现超预期上涨。
②反面观点
应用在专业领域的人工智能程序是有大量成熟的实践案例,比如,在金融行业有很多代替交易员做高频交易的人工智能程序,如因诺资产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策略;再比如,某上市公司研发的智能干式选煤机,基于先进成像和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双能X射线/可见光全光谱多谱段扫描成像系统采集传送带上物料的图像,通过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判断物料种类,准确控制高压风对矸石、杂质进行喷吹,实现精确、高效、节能的全自动分选煤炭。
反面观点认为,ChatGPT和人工智能早就在市场上存在,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只是在宣传和品牌上占据优势,并不是什么开天辟地的发明。类似的智能程序其实在各个专项领域的应用时间都比较长,应用规模也比较大,最为关键的是相关产业的应用已经在投入和产出上实现良性循环。
在此基础上,2023年在媒体界和舆论场突然爆火的ChatGPT,则是通用的内容程序,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从专业化的工作程序和生产力程序,在2023年变成了面向普罗大众的社交娱乐程序。更确切的表达是:ChatGPT在底层逻辑上并未取得突破,而是在商业应用上找到一条新路,比如在游戏、AIGC社交软件等领域上。
三、英伟达估值究竟合不合理呢?
从正面观点来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影响英伟达估值结果的关键信息在流动性的支持下被暂时隐藏,包括法律、版权、动机等。AI概念的炒作者认为,AI是90年代的电脑,对当时产生了降维打击的效果。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当年的电脑,还是现在的AI,社会对新事物的适应伴随着行业立法的过程。电脑以IP协议和权限明晰分清权责,但电脑不具备自我辅助的判断能力,只是效率提升的工具。
但是,AI在相关的应用场景里,经过人为的数据清洗,完成大量的自我学习,就可以在该应用场景中形成自适应状态。现实世界早有人为训练AI进行大量编造虚假信息的刑事案例,其他诸如版权侵犯行为、AI换脸变声等智能诈骗行为,因此引发舆论上的恐慌。这样的案例说明,AI并未在通用场景方面到社会层面的完全认可,而不解决通用性问题,就难以解决娱乐性问题。
在这个认知基础上,黄仁勋认为,“AI将改变每一份工作”的可能性有多少,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反馈。比如,餐馆的厨师就是一种非常难被机器替代的工种,而类似于元宇宙、年轻人社交聊天软件或者是AI制图和设计,AI以AIGC功能大量植入、智能评论和互动,有相对较好的表现。所以说,AI概念提供的价值发现思路,在各行业的表现是不一样的,相对于AI对各产业上的推动力,剩余流动性对描述美好的成长性故事的迫切性更加值得关注。
这里,再次借用因诺资产徐书楠的话,与读者共勉。
“在非线性问题的处理上,机器学习是目前人类能够掌握最好的统计学方法;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统计学方法,只不过更加复杂,不应当被神秘化;人工智能很好但不是万能的,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和适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