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4债券基金周报:通胀数据不及预期,债市基本面改善
宏观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1)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GDP增长率下调了0.5%,符合当前经济修复的基本面预期;2)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3)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4)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
2月CPI数据同比上涨1.0%,环比下降0.5%,低于预期。我们对数据不佳并不悲观,主要受1月双节影响导致基数较高,节后消费需求回落且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较为稳定。
公开市场操作与货币市场
1)公开市场操作方面,上周央行共计10150亿元 7 天期逆回购到期;共计开展32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未改变,合计资金净回笼达9830亿元,投放量较上期大幅降低。本周公开市场预计共有320亿元逆回购到期;2)同业存单方面,上周共发行791只,环比增加279只,发行总额共计8650.3亿元,环比增加4457.7亿元。分发行期限来看,短端小幅提升,1M、3M、6M分别报收2.55%、2.64%、2.72%,较上期变动4.23bp、1.97bp、1.81bp;3)上周受到近期央行逐步回收月末的大额逆回购投放致使资金成本增加,DR001、DR007、DR014、DR1M分别报收1.90%、2.17%、2.31%、2.79%,较上期分别变化54.45bp、13.97bp、10.68bp、30.25bp。
债券市场
1)上周债券一级市场发行数量、发行额均回暖。本期共发行利率债57只,较上期增加7只,发行金额共计4978.7亿元,较上期增加1549.4亿元;2)上周债市震荡下行,国债期货价格上行,2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价格分别较上期变动0.10%、0.27%、0.49%,分别报收100.750、100.860和100.290。国债现货方面,1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率基本维持,分别收盘于2.22%、2.53%、2.70%、2.84%、2.87%,较上期变动-9.00bp、-4.00bp、-4.02bp、-3.06bp、-4.03bp;3)国债指数(000012.SH)震荡上行,截至3月10日,报收199.53,环比变动+0.15%,成交量环比持续提升,继续突破近3年最高点;4)利差方面,上周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报收-82.94bp,环比收窄,维持倒挂;中国10年期与1年期期限利差报收65.08bp,环比走阔;信用利差方面,AAA级、AAA-级、AA+级、AA级均走阔。
后市展望
上周在跨月后央行操作回收资金,致使资金面收紧成本回升,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DR007上升至2.79%,同比抬升30.25bp。2月CPI数据不及预期,同比增加1%,环比减少0.5%,主要由于1月数据基数较大同时2月价格较为稳定,在节后消费上涨驱动力不足。数据出炉后,上周长端利率震荡下行,我们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将维持在2.85~2.95%之间震荡。上周发布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总体来说央行对国内经济走势判断是较为积极的,这与当前经济修复期的基本面相符,基本符合预期,同时央行在表达上存在积极乐观、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必要性。我们预计2023年大概率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降息降准操作,但可能会有更多结构性、更有针对性的降息降准。
一、宏观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1)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GDP增长率下调了0.5%,符合当前经济修复的基本面预期;
2)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将央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证监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再保留银保监会;
3)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4)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
2月CPI数据同比上涨1.0%,环比下降0.5%,低于预期。合并1-2月来看,CPI环比之和仅0.3%,核心CPI仅0.2%;分项来看,食品0.8%,非食品仅0.1%,服务0.4%。我们对数据不佳并不悲观,主要受1月双节影响导致基数较高,节后消费需求回落且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较为稳定。
二、公开市场操作与货币市场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上周央行共计10150亿元 7 天期逆回购到期;资金投放方面,共计开展32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未改变,合计资金净回笼达9830亿元,投放量较上期大幅降低。本周公开市场预计共有320亿元逆回购到期。
同业存单方面,上周共发行791只,环比增加279只,发行总额共计8650.3亿元,环比增加4457.7亿元。分发行期限来看,短端小幅提升,1M、3M、6M分别报收2.55%、2.64%、2.72%,较上期变动4.23bp、1.97bp、1.81bp。
上周受到近期央行逐步回收月末的大额逆回购投放致使资金成本增加,DR001、DR007、DR014、DR1M分别报收1.90%、2.17%、2.31%、2.79%,较上期分别变化54.45bp、13.97bp、10.68bp、30.25bp。
三、债券市场
1.一级市场
上周债券一级市场发行数量、发行额均回暖。本期共发行利率债57只,较上期增加7只,发行金额共计4978.7亿元,较上期增加1549.4亿元。
2.二级市场
上周债市震荡下行,国债期货价格上行,2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价格分别较上期变动0.10%、0.27%、0.49%,分别报收100.750、100.860和100.290。国债现货方面,1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率基本维持,分别收盘于2.22%、2.53%、2.70%、2.84%、2.87%,较上期变动-9.00bp、-4.00bp、-4.02bp、-3.06bp、-4.03bp。
国债指数(000012.SH)震荡上行,截至3月10日,报收199.53,环比变动+0.15%,成交量环比持续提升,继续突破近3年最高点。
利差方面,上周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报收-82.94bp,环比收窄,维持倒挂;中国10年期与1年期期限利差报收65.08bp,环比走阔;信用利差方面,AAA级、AAA-级、AA+级、AA级均走阔。
四、后市展望
上周在跨月后央行操作回收资金,致使资金面收紧成本回升,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DR007上升至2.79%,同比抬升30.25bp。2月CPI数据不及预期,同比增加1%,环比减少0.5%,主要由于1月数据基数较大同时2月价格较为稳定,在节后消费上涨驱动力不足。
数据出炉后,上周长端利率震荡下行,我们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将维持在2.85~2.95%之间震荡。上周发布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总体来说央行对国内经济走势判断是较为积极的,这与当前经济修复期的基本面相符,基本符合预期,同时央行在表达上存在积极乐观、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必要性。我们预计2023年大概率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降息降准操作,但可能会有更多结构性、更有针对性的降息降准。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