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公募基金 - > 产品透视

正文

分享至:

基金产品研究之QDII基金热的根源

作者:来源:中国证券报•金牛理财网编辑:金牛编辑部2023-03-17 12:48

一、2022年和2023年首月QDII基金情况回顾

资格申请情况

根据证监会官网信息,2022年证监会核准4家基金公司的合格境内投资者资格,兴证全球基金、永赢基金、宝盈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分别在去年取得合格境内投资者资格。2023年开春以来,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成为本年被核准的第一家取得合格境内投资者资格的基金公司。同时,根据《中国基金报》报道,目前包括方正富邦基金、中金基金、上银基金等8家公司,正在申请境外证券投资业务资格。

产品发行概述

从产品发行信息来看,2022年一共成立71只QDII基金,其中54只的投资区域为“全球”,14只的投资区域为“美国”。2023年春节后首个工作周新发权益类QDII基金4只,仍有多家机构的QDII基金成立申请共48处于待审状态。

业绩表现情况

从基金业绩来看,2022年的QDII基金处于两极分化状态,业绩分化明显,业绩首尾相差悬殊,甚至超过112.76%。其中,净值增长超过40%的QDII基金均为股票型,而且行业配置都是油气行业。具体来看,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A/C人民币采用完全复制跟踪道琼斯美国石油开发与生产指数,该指数由美国市场中与油气开采、运输、炼制等环节相关的企业所组成,使得2022净值增长率遥遥领先,接近70%,其它表现出众的QDII基金在1列示。

表1:2022年QDII基金业绩表现

基金简称

复权净值增长率

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A人民币

69.08%

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C人民币

68.39%

华宝标普油气A人民币

56.58%

诺安油气能源

55.77%

华宝标普油气C人民币

55.52%

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A美元现汇

54.77%

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C美元现汇

54.13%

华宝标普油气A美元

43.33%

华安标普全球石油A

39.52%

 

每一只基金都可能有适合业绩增长的时段。相比之下,因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的影响,自2022年以来,非油气的指数化投资、生物医药、互联网科技主题的QDII股票基金业绩表现均不理想。同时,QDII债券基金在基金报告中均阐述了利率敏感性部分,美联储推动联邦基金利率上行,是债券价格下行的主要原因。

规模增长情况

尽管2022年QDII基金业绩两极分化严重,但整体上QDII基金产品规模仍保持增长趋势如表2所示

表2:QDII基金管理规模扩张情况

时点

QDII基金管理规模(人民币)

2018年底

705.73亿元

2019年底

930.93亿元

2020年底

1288.94亿元

2021年底

2384.13亿元

2022年底

3267.81亿元

 

二、QDII基金热的根源

QDII基金额度扩张

截止2023年1月31日,QDII投资额度累计批准1627亿美元,相较于2022年下半年1597.29亿美元的QDII投资额度2023年1月外管局实际新增审批下发了30亿美元的额度,具体涉及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额度见3。表3显示华夏基金、易方达交银施罗德申万菱信等机构赫然在列,获批额度很快就会在单只QDII基金的限购和调整申购额度上限的公告中得到验证。这里先以国家外汇管理局累计审批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QDII基金总管理规模关系图表两者的关系,如图1。

图1:外管局QDII累计审批额度和QDII基金规模

 

表32023年1月新一轮QDII额度获批名单和金额

序号

机构名称

最新批准日期

累计批准额度亿元)

1

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2023.01.11

30.90

2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2023.01.11

46.10

3

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2023.01.11

10.75

4

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2023.01.11

2.20

5

宁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2023.01.11

3.10

6

高盛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2023.01.11

0.90

7

施罗德交银理财有限公司

2023.01.11

0.90

8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21.40

9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65.60

10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41.90

11

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25.20

12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75.60

13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35.60

14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23.01.11

14.90

15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41.60

16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15.10

17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20.80

18

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023.01.11

16.30

19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12.60

20

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2.80

21

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13.60

22

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13.90

23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5.90

24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3.01.11

10.90

25

银河金汇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4.90

26

东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23.01.11

1.70

27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3.01.11

4.50

28

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5.00

29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3.01.11

1.20

30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6.90

31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3.01.11

1.90

32

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0.90

33

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0.90

34

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3.01.11

0.90

35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3.01.11

0.90

36

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01.11

76.80

37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2023.01.11

10.60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国QDII额度发放已经实现常态化、规则化。2020年5月7日,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QDII额度上限调整有助于构建金融双向开放新格局,可以说改革的红利是QDII基金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宏观原因——未来美联储加息预期弱

2022年至今,美联储已累计加息475个基点。虽然,美国通胀连续在2022年11月和12月超预期下行,海外经济体大部分处在增长下行周期,甚至可能陷入衰退。但是,多家美国调查机构数据显示,美国人对美国通胀水平和股市普遍呈悲观态度。通胀状态使得美联储决策处于两难状态,虽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2月7日公开表述:“鉴于劳工部最新的就业报告显示出劳动力市场的强劲与韧性,美联储接下来将需要进一步加息,以抑制通货膨胀,终端利率可能会达到高于先前预期的水平。

机构主流观点认为,2023年继续保持2022年的加息节奏可能性不大,最大可能是在现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4.5%~4.75%的基础上,加息至下一档5%以上,以配合缩减资产负债表、联邦税务改革以及相关法案的推行。

因此,美联储加息预期弱化已定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等主要指数在2022年四季度已有相对良好的走势。

行业原因——互联网、新能源

2022年四季度,随着当时市场人士预期,美国通胀见顶、中国疫情管控放松、互联网公司的三季报明显超预期以及赴美上市审计底稿争端得到妥善解决等,构成了对在美股、港股上市的中资互联网和新能源的长线有利环境。根据部分基金公告分析:“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美国的流动性”这一组合,是过去一年多压制港股的两大因素,而在2023年开春,这两大因素均已好转,国内疫情管控放松、开始有经济复苏预期,美联储加息放缓,港股外资出逃压力减小,压制因素都转化为向上推升的因素。

产品设计特点

QDII基金产品设计的特点是:基金经理可以在多个熟悉全球各经济体、金融市场的投资经理和宏观研究员的支持下,可以在不同产业结构特征、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处于不同周期的海外市场中寻找投资机会,规避单一市场的不利行情,基于丰富的可投资标的搭建资产组合,优化投资策略。

三、总结分析QDII热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QDII基金是构建金融双向开放新格局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因子,改革的红利是QDII基金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说明,遵循宏观审慎管理思路,针对不同类型机构的业务特征,综合QDII机构管理资产规模、内控合规等因素,秉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稳步推进QDII各项工作,更好地满足境内市场主体跨境资产配置的需求。

金牛理财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金牛理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牛理财网,任何组织未经金牛理财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金牛理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转载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或领取稿费。

分享至: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