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30丨金牛基金周报:春节来临市场热度不减,持股过节资金信心十足
核心观点
基金
节前一周市场指数普遍上涨,场外资金蜂拥进场,5只指数ETF节前一周合计净流入约128亿元,沪深300ETF、中证500ETF分别净流入60亿元和35亿元。在行业主题ETF方面,地产ETF、医药ETF和光伏ETF份额分别增加了9.1亿份、7.25亿份和5.45亿份。
统计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主动增持最多的是医药、传媒、计算机、非银金融、建材等板块,其中,医药板块表现最为突出,是基金主动重仓的第三大板块。个股方面,腾讯控股的主动增持数据领跑。就市值而言,腾讯控股、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等被加仓最多;就基金持仓数量而言,腾讯控股、顺丰控股、紫金矿业等获得最多基金增持。
上周分类别基金收益率表现,股票型基金上涨+2.34%,混合型基金上涨+1.79%,债券型基金上涨+0.25%,货币市场基金上涨+0.03%,QDII基金上涨-0.11%。权益类市场强势上行,食品饮料白酒、旅游酒店、金融、风光电新能源是今年热点的几大板块,相关基金近期表现亮眼。国债收益率近期连续上升,主因还是过节因素。短期波动不改今年大的方向,随着资本市场风险偏好的抬升,债券收益率也有望下降,债券价格回升。
基金发行方面,节前最后1周共有40只基金成立,合计募集规模280.36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2只,募集规模22.47亿元,占比8.02%;混合型基金21只,募集规模109.99亿元,占比39.23%;债券型基金11只,募集规模137.68亿元,占比49.11%;QDII型基金1只,募集规模6.84亿元,占比2.44%;FOF型基金35只,募集规模3.38亿元,占比1.21%。
大类资产
债市:预计今年资本市场风险偏好将会提升,债市的吸引力相比去年可能略有下滑。今年资本市场流动性大概率不会收紧,节后债券收益率预计将开始震荡下行。
股市:节前最后一周交易时间,市场交易量反而出现一定回升,表明市场情绪较为高涨,相当部分的投资者看好节后市场,选择持股过节。
商品:今年重点关注国内需求端的恢复情况,房地产行业如能触底反弹,对产业链相关的大宗商品是一个机会;继续关注全球经济动向以及地缘冲突的变化,供给端的重大变化将显著影响大宗商品走向。
基金
节前一周市场指数普遍上涨,场外资金蜂拥进场,5只指数ETF节前一周合计净流入约128亿元,其中沪深300ETF、中证500ETF分别净流入60亿元和35亿元。在行业主题ETF方面,节前一周份额增长超过1亿份的有16只基金,其中地产ETF、医药ETF和光伏ETF份额分别增加了9.1亿份、7.25亿份和5.45亿份。
统计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主动增持最多的是医药、传媒、计算机、非银金融、建材等板块,其中,医药板块表现最为突出,是基金主动重仓的第三大板块。个股方面,腾讯控股的主动增持数据领跑。就市值而言,腾讯控股、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等被加仓最多;就基金持仓数量而言,腾讯控股、顺丰控股、紫金矿业等获得最多基金增持。
上周分类别基金收益率表现,股票型基金上涨+2.34%,混合型基金上涨+1.79%,债券型基金上涨+0.25%,货币市场基金上涨+0.03%,QDII基金上涨-0.11%。
上周分类型基金收益率排名
股票混合型基金:银河智联混合、创金合信科技成长股票A、万家经济新动能混合A。表现最好的三只股混型基金的周收益率超过11.5%。权益类市场继续强势上行,消费白酒、金融、新能源、医药等权重股领涨,相关的基金表现更佳。
债券型基金:融通可转债债券A、南方昌元转债A、华夏可转债增强债券A。表现最好的三只债券型基金的周收益率均超过4.5%。国债收益率近期连续上升,主因还是过节因素。短期波动不改今年大的方向,随着资本市场风险偏好的抬升,债券收益率也有望下降,债券价格回升。
QDII基金:易方达日经225ETF、华安日经225ETF、南方顶峰TOPIX-ETF。表现最好的三只QDII基金的周收益率在2.5%以上。
基金发行方面,节前最后1周共有40只基金成立,合计募集规模280.36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2只,募集规模22.47亿元,占比8.02%;混合型基金21只,募集规模109.99亿元,占比39.23%;债券型基金11只,募集规模137.68亿元,占比49.11%;QDII型基金1只,募集规模6.84亿元,占比2.44%;FOF型基金35只,募集规模3.38亿元,占比1.21%。
上周,权益类市场继续强势上行,股票型基金整体表现不错,成绩最好的三家管理人收益率都在3.5%以上;临近春节,资本市场上资金偏紧,债券型基金整体行情一般,表现最好的三家管理人收益率均在1%左右;QDII基金方面,上周表现最好的三家管理人收益均在0.5%左右。
大类资产
宏观
国内方面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经济数据,2022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当月同比增长3.23%,前值0.67%,累计同比增长5.1%,前值5.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当月同比增长-12.21%,前值-19.89%,累计同比增长-10%,前值-9.8%;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1%,前值9.3%;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4%,前值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1.8%,前值-5.9%,累计同比增长-0.2%,前值-0.1%;出口金额(美元计)当月同比增长-9.9%,前值-9%,累计同比增长7%,前值8.9%。
细分项目来看,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使外需下滑,12月同比增速进一步下滑,已经连续3个月同比负增长,外需的下滑给2023年的经济稳定工作带来不小的外部压力;制造业投资也延续了边际回落的趋势,虽然仍处在同比高增长的区域,但增速出现持续减少;基建投资保持了稳定的向上趋势,是2022年稳经济的定海神针,但2022年的高增长也预示着2023年想要维持这一增速难度升高,预计2023年基建投资的托底作用恐将有所减少;房地产开发投资延续下滑趋势,目前房地产行业的扶持政策持续发力,针对房企供给端的纾困政策已经给予了很大力度支持,旨在保证正常开发/交楼,恢复行业信用。需求端的关键点打通之前,房地产行业大概率止跌,回升仍需等待。
社零消费12月触底反弹,一方面居民逐渐接受新防疫政策,在“阳康”后快速恢复常规消费活动,另一方面,新年、春节相继到来,年底备货过年对可选消费的拉升作用明显。2022年的收官之月,我们看到了更多积极的信号,在经历了起起伏伏的一年后,新的篇章已经开始,后疫情时代的恢复进程正在稳步推进。高峰期基本度过后,社会面的经济活动必将迎来恢复,这从春节期间的机票、酒店、餐饮、影视等行业的订单量和单价等方面都能得到明确印证。2023年,国家明确定调内需消费是首要恢复发展的领域,相信更多的扶持政策会陆续出台。没有疫情的困扰,我们相信2023年中国经济必将重新起航。
国际方面
1月18日,欧盟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欧元区2022年12月CPI终值同比增长9.2%,市场预期9.2%,前值10.1%,环比增长-0.4%,市场预期-0.3%,前值-0.1%;核心CPI终值同比增长6.9%,市场预期6.9%,前值10.1%,环比增长0.7%,市场预期0.7%,前值0.3%。
英国国家统计局同日发布最新数据,英国2022年12月CPI同比增长10.5%,市场预期10.6%,前值10.7%,环比增长0.4%,市场预期0.4%,前值0.4%;核心CPI同比增长6.3%,市场预期6.3%,前值6.3%,环比增长0.54%,市场预期0.4%,前值0.29%。
随着美英欧等国的2022年12月份CPI数据相继出炉,2022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数据都已尘埃落定。整体来看,欧美国家中美国情况相对更优,整体CPI已经出现连续且幅度不低的回落,这与国家经济基本面、全球经济产业链中的位置和货币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息息相关。相比之下,英欧国家今年情况更加凶险,受能源和食品类的拖累,通胀仍居高不下。美联储已经放缓加息步伐,无疑给英欧国家央行带来极大困扰。继续加息将进一步恶化经济,失去产业链竞争优势;跟随美联储放缓加息,高通胀将难以抑制。
债市
节前一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路攀升,截至1月20日,报收2.9285%。春节前最后一周时间,市场活跃度进一步降低。春节来临,社会面现金需求增加,历来是资金比较紧张的时段,资金会有一波从资本市场流向实体企业和个人储蓄账户的趋势,国债收益率的持续升高有季节性因素。预计今年资本市场风险偏好将会提升,债市的吸引力相比去年可能略有下滑。货币政策方面国家也已经定调,今年资本市场流动性大概率不会收紧,节后债券收益率预计将开始震荡下行。
股市
节前最后1周A股市场强势上行,上证指数(+2.18%)、创业板指(+3.72%)、沪深300(+2.63%)、中证500(+3.2%)。A股市场延续强势表现,周中2个交易日出现一定迟缓,但周四、五继续强势拉升,表明市场整体情绪高涨,不少投资者都选择持股过节。消息面上,2022年12月的经济指标出炉,整体虽然仍旧偏弱,但细分指标中也有不少亮点。
房地产市场出现边际好转,自21年5月的高位开始的单边下跌趋势出现缓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在政策扶持的背景下,行业供给端有望企稳回升。社零消费方面也出现较大幅度回暖,表明疫情的影响快速消退。没有了疫情的反复波动影响,今年经济内循环将重新回到正轨。市场方面,节前最后1周交易时间,市场交易量反而出现一定回升,表明市场情绪较为高涨,相当部分的投资者看好节后市场,选择持股过节。北向资金加快速度大幅度净流入,近2个月来成为看多A股市场的排头兵。板块方面,食品饮料白酒、旅游酒店、金融、风光电新能源是今年热点的几大板块。
上周上证指数周成交量12.45亿手,深证成指周成交量17.09亿手,成交量小幅增多。北向资金继续大幅净流入485.17亿元,净流入节奏明显加快。上周北向资金增持的行业排名为:酿酒行业、证券、光伏设备、电池、半导体。
商品
节前最后一周大宗商品价格保持上行,南华商品指数周涨幅(+2.29%)。今年重点关注国内需求端的恢复情况,房地产行业如能触底反弹,对产业链相关的大宗商品是一个机会;继续关注全球经济动向以及地缘冲突的变化,供给端的重大变化将显著影响大宗商品走向。
能源:原油价格震荡上行,周涨幅(+2.79%)。国际油价近期持续上行,布伦特原油价格一路冲至88.19美元/桶。消息面上,美国EIA原油库存周度整体攀升,但增幅较小。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称,尽管受到西方制裁,俄罗斯1月石油产量并未减少,持平于12月。中长期来看,今年中国经济复苏对原油的需求会有所提升,但海外经济衰退风险加大,一增一减,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太剧烈。供给端的走向将是决定性因素。
贵金属:黄金价格高位震荡,周涨幅(+0.31%)。市场对美联储加息放缓的预期升温,美元指数出现连续下滑,周五报收在101.996附近处,黄金价格因此持续上升。自2022年11月初的价位计算,黄金价格已经持续回升近20%的幅度,形成上升趋势,我们很早就提示,一旦美联储加息开始放缓,美元对风险资产的压力就会开始减少,叠加今年经济衰退风险提高,黄金将会成为资金的避风塘,黄金价格有望迎来一波趋势上涨。
农产品:玉米价格上震荡下行,周涨幅(-0.87%)。消息面上,南美未来两周天气预报维持降雨预期,且阿根廷主产区降雨量有所增加,同比好于去年同期。国内市场,近期玉米现货价格企稳,整体基层售粮节奏偏慢,年前售粮进度预计仅有4成,下游深加工企业进入亏损阶段,降低原料收购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