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6丨金牛基金周报——春节临近,A股风景独好
核心观点
基金
开年之际,基金公司对上市企业调研节奏逐渐加快。截至目前,已有公募、私募基金对逾百家上市企业累计调研超1600余次。从机构青睐方向来看,主要包含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类型企业,并普遍对后市呈现较为积极的态度。
近日,多只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其中不乏绩优基金。有不少绩优基金选择在单位净值上涨至高位时进行限购,并在限购后出现业绩持续回调。业内人士认为,上涨后限购通常是出于保业绩的考虑,避免高位进入过多新资金摊薄收益。
上周分类别基金收益率表现,股票型基金上涨+1.22%,混合型基金上涨+0.65%,债券型基金上涨-0.01%,货币市场基金上涨+0.03%,QDII基金上涨+0.6%。权益类市场上周震荡上行,白酒、新能源等权重股领涨,相关的基金表现更佳。当前市场板块轮动较快,不宜频繁操作。春节临近,国债收益率出现一波跳涨,对债券市场也产生一定影响。短期波动不改今年大的方向,随着资本市场风险偏好的抬升,债券收益率也有望下降,债券价格回升。
基金发行方面,上周共有11只基金成立,合计募集规模104.4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2只,募集规模28.87亿元,占比27.65%;混合型基金1只,募集规模2.95亿元,占比2.82%;债券型基金4只,募集规模67.1亿元,占比64.28%;FOF型基金3只,募集规模0.48亿元,占比0.46%。
大类资产
债市:临近春节,社会面现金需求增加,历来是资金比较紧张的时段,资金会有一波从资本市场流向实体企业和个人储蓄账户的趋势,国债收益率的跳升有季节性因素。
股市:北向资金上周再次大幅度净流入,近期成为带动市场情绪的主角,在交易量保持低位的行情下,外资加快入场的节奏无疑是给了市场一剂强心剂。
商品:今年重点关注国内需求端的恢复情况,房地产行业如能触底反弹,对产业链相关的大宗商品是一个机会;继续关注全球经济动向以及地缘冲突的变化,供给端的重大变化将显著影响大宗商品走向。
基金
开年之际,基金公司对上市企业调研节奏逐渐加快。截至目前,已有公募、私募基金对逾百家上市企业累计调研超1600余次。从机构青睐方向来看,主要包含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类型企业,并普遍对后市呈现较为积极态度。
近日,多只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其中不乏绩优基金。有不少绩优基金选择在单位净值上涨至高位时进行限购,并在限购后出现业绩持续回调。业内人士认为,上涨后限购通常是出于保业绩的考虑,避免高位进入过多新资金摊薄收益。限购与下跌无必然联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后续行情走弱,正好符合基金经理限购时的预判,或是基金经理限购后进行了调仓。
上周分类别基金收益率表现,股票型基金上涨+1.22%,混合型基金上涨+0.65%,债券型基金上涨-0.01%,货币市场基金上涨+0.03%,QDII基金上涨+0.6%。
上周分类型基金收益率排名
股票混合型基金:鹏华医药科技、嘉实互融精选股票、华富健康文娱混合。表现最好的三只股混型基金的周收益率超过6.5%。权益类市场上周震荡上行,白酒、新能源等权重股领涨,相关的基金表现更佳。当前市场板块轮动较快,不宜频繁操作。
债券型基金:博时信用债券A/B、汇安稳裕债券、浙商丰利增强债券。表现最好的三只债券型基金的周收益率均超过1%。春节临近,国债收益率出现一波跳涨,对债券市场也产生一定影响。短期波动不改今年大的方向,随着资本市场风险偏好的抬升,债券收益率也有望下降,债券价格回升。
QDII基金:广发全球精选股票、华安德国30ETF、易标普生物科技人民币。表现最好的三只QDII基金的周收益率在3%以上。
基金发行方面,上周共有11只基金成立,合计募集规模104.4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2只,募集规模28.87亿元,占比27.65%;混合型基金1只,募集规模2.95亿元,占比2.82%;债券型基金4只,募集规模67.1亿元,占比64.28%;FOF型基金3只,募集规模0.48亿元,占比0.46%。
上周,权益类市场上周震荡上行,股票型基金整体表现不错,成绩最好的三家管理人收益率都在1.5%以上;临近春节,资本市场上资金偏紧,债券型基金上周有所回调,表现最好的三家管理人均维持正收益;QDII基金方面,上周表现最好的三家管理人收益均在1%之上。
大类资产
宏观
国内方面
1月10日,央行发布2022年12月社融数据,12月社会融资规模当月新增13100亿元,同比增长-44.44%;社融存量规模同比增长9.6%,前值10%;人民币贷款当月新增14345亿元,同比增长38.6%。2022年落下帷幕,年底12月的社融表现整体来看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这其中首要因素还是疫情的影响,在防控政策调整后出现的第一波疫情高峰期,对生产和线下消费活动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阶段性分批次的感染叠加不同程度的症状,还是导致经济复苏的进程有所延缓。
但是12月的社融数据也有让人欣喜的一面,人民币贷款重回正增长,且结构明显好转,显示“宽信用”有所恢复,尤其是企业端信用需求复苏明显。细分项目来看,12月的主要增量贡献项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和信托贷款。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12月新增12110亿元,同比多增8717亿元;信托贷款12月新增-764亿元,同比多增3789亿元。
两个贡献项都对应的是企业中长期资金需求,可以看到“宽信用”在企业端进一步打通的趋势是比较明确的,在国家政策已经定调的背景下,企业对今年的经济信心率先复苏。12月主要的拖累项是:政府债券、企业票据融资、居民中长期贷款。年底政府债券成为主要拖累项,我们之前就明确过,基建投资作为2022全年主要的经济托底抓手,专项债不仅额度高,投放力度和节奏也明显加快,政府债券也一直是2022年社融的主要贡献项。但到了年底,随着专项债额度使用完毕,政府债券也跟随下滑,逐渐成为社融拖累项。居民端尤其是中长期贷款仍是社融主要拖累项,表现在房地产领域基本面和各项指标仍在底部徘徊。
2022年下半年,针对房地产行业供给端的各项利好政策已经连续颁布并落实,这对于深陷债务泥潭的房地产企业渡过难关,保证交楼是重大利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居民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但更重要的需求端,居民能否对房地产行业和今年的经济市场恢复信心,将储蓄顺利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是今年国内经济复苏的决定性因素。这不仅要求政策在行业供给端予以支持和保障,更要在居民收入和预期方面提供强力支持。
国际方面
1月1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最新数据,美国12月CPI同比增长6.5%,市场预期6.5%,前值7.1%,环比增长-0.1%,市场预期0%,前值0.1%;核心CPI同比增长5.7%,市场预期5.7%,前值6%,环比增长0.3%,市场预期0.3%,前值0.2%。美国通胀数据呈现出连续回落的趋势,CPI指标连续6个月回落,是过去14个月同比增速最低,环比增速2022年首次出现负增长;核心CPI方面也维持回落态势。
综合来看,12月通胀指标整体符合市场预期,表明通胀情况整体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也侧面印证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起效明显。细分项目里,能源类和食品类分项保持回落趋势,其中能源分项环比增长-4.5%,继续大幅回落;食品类分项环比增长0.3%,环比增速连续3个月收窄。核心CPI中,住房仍保持较强韧性,12月环比增速0.8%,但根据房价、实际房租等指标来看,3、4月份开始回落是大概率事件,也符合我们前期的判断。
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回落,而黄金则保持强势上涨趋势,美三大股指温和上涨。随着通胀指标的缓和,市场预期1月美联储加息25bp的概率在增大。但我们要强调的是,即使美联储1季度末结束加息操作,保持高位终点利率仍是确定不变的路线。市场不宜过早过快的期待美联储转向降息,2023年大概率会一直维持在高位终点利率。
债市
上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路跳升,截至1月13日,报收2.8813%。距离春节仅有1周时间,市场活跃度进一步降低。临近春节,社会面现金需求增加,历来是资金比较紧张的时段,资金会有一波从资本市场流向实体企业和个人储蓄账户的趋势,国债收益率的跳升有季节性因素。预计今年资本市场风险偏好将会提升,债市的吸引力相比去年可能略有下滑。货币政策方面国家也已经定调,今年资本市场流动性大概率不会收紧,节后债券收益率仍将继续保持震荡下行走势。
股市
上周A股市场震荡上行,上证指数(+1.19%)、创业板指(+2.93%)、沪深300(+2.35%)、中证500(+0.75%)。A股市场延续强势表现,虽然周中2个交易日出现小幅下滑,但周五强势拉升,表明市场整体情绪仍旧向好。消息面上,2022年12月的社融和通胀指标出炉,社融整体虽然略低于预期,但结构方面愈发好转,人民币信贷保持稳定增量,企业端中长期贷款超预期高增长,显示“宽信用”逐步打通,社会面对今年的经济信心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接下来就是居民消费端的复苏工作。
通胀指标也延续了国内的稳定走势,整体数据尽在掌握之中。国际方面,美联储公布了12月CPI指标,显示美国通胀情况持续回落,符合市场预期。1月美联储加息25bp的概率正在增加。市场方面,节前只剩1周交易期,市场交易量保持在低量水平。北向资金上周再次大幅度净流入,近期成为带动市场情绪的主角,在交易量保持低位的行情下,外资加快入场的节奏无疑是给了市场一剂强心剂。板块方面,仍旧是当前几个热点板块间的快速轮动,食品饮料、白酒、旅游酒店、地产产业链、风光电新能源是今年几大热点板块。
上周上证指数周成交量11.66亿手,深证成指周成交量17.23亿手,成交量维持低位水平。北向资金上周大幅净流入439.96亿元,净流入节奏明显加快。上周北向资金增持的行业排名:酿酒行业、保险、银行、电池、有色金属。
商品
上周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上行,南华商品指数周涨幅(+2.19%)。临近春节交易情绪明显平淡,各大机构和资金都在为新的一年做准备,市场交易量快速减少。今年重点关注国内需求端的恢复情况,房地产行业如能触底反弹,对产业链相关的大宗商品是一个机会;继续关注全球经济动向以及地缘冲突的变化,供给端的重大变化将显著影响大宗商品走向。
能源:原油价格上周快速上涨,周涨幅(+8.73%)。上周国际油价连涨5天,布伦特原油价格一路突破85美元/桶关卡。消息面上,美国CPI数据公布后,市场对美联储加息放缓的预期再度升温,受此影响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幅上涨。短期而言,情绪面的影响力有限,原油价格难以形成大的趋势。中长期来看,还要重点关注俄乌冲突的发展和全球宏观经济的动态。
贵金属:黄金价格上周一路上行,周涨幅(+2.85%)。美国CPI数据显示通胀回落,市场对美联储加息放缓的预期升温,美元指数出现连续下滑,周五报收在102.183附近处,黄金价格因此持续上升。自2022年11月初的地位计算,黄金价格已经持续回升近20%的幅度,形成上升趋势,我们很早就提示,一旦美联储加息开始放缓,美元对风险资产的压力就会开始减少,叠加今年经济衰退风险提高,黄金将会成为资金的避风塘,黄金价格有望迎来一波趋势上涨。
农产品:玉米价格上周窄幅震荡,周涨幅(-0.31%)。消息面上,美国农业部1月份供需报告中美玉米产量降幅及期末库存降幅均超过市场预期,季度库存报告降幅也超过市场预期,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国内市场,近期玉米现货价格企稳,整体基层售粮节奏偏慢,年前售粮进度预计仅有4成,下游深加工企业进入亏损阶段,降低原料收购意愿。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