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公募基金 - > 独家研报 - > 宏观策略

正文

分享至:

20230103丨金牛基金周报——新年伊始,乘势而上

作者:来源:中国证券报•金牛理财网编辑:金牛编辑部2023-03-14 17:05

中证金牛丨金牛基金周报——新年伊始,乘势而上

 

核心观点

基金

2022年A股市场跌宕起伏,风格频繁切换。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28日,三大股指悉数下跌,煤炭行业走出独立行情,电子、传媒、计算机跌幅居前。仍有不少主动偏股型基金在震荡市场中收获较高收益。2023年A股市场有望逐步进入风险偏好提升和盈利驱动的行情。投资聚焦安全可控、景气成长和复苏预期三大主线。

首批8只北证50指数基金陆续宣布结束募集,有望为市场引入长期增量资金,投资者也将参与分享北交所市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投资红利。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6日,2022年12月以来股票型ETF份额合计增长174.29亿份,增长趋势明显。

上周分类别基金收益率表现,股票型基金上涨+1.68%,混合型基金上涨+1.95%,债券型基金上涨+0.28%,货币市场基金上涨+0.04%,QDII基金上涨+0.22%。权益类市场上周震荡上行,旅游酒店、消费食品等板块领涨,相关的基金表现更佳。当前市场没有明确主线,板块轮动较快,不宜频繁操作。近期债券市场持续回暖,债基回撤持续减小。

基金发行方面,上周共有39只基金成立,合计募集规模178.96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18只,募集规模44.99亿元,占比25.14%;混合型基金7只,募集规模10.08亿元,占比1.44%;债券型基金8只,募集规模117.64亿元,占比65.74%;FOF基金5只,募集规模3.94亿元,占比2.2%。

大类资产

债市:随着经济基本面好转,资本市场风险偏好将会提升,债券的价格大概率会有一轮回调走势,债券收益率会呈现下行走势。

股市: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少,待2023年春节过后,相信会有一波集生产制造、消费、旅游出行、餐饮购物等各方面经济活动持续活跃的阶段。那时或将是新一轮经济复苏的开启点。

商品:近期市场交易情绪逐渐趋于平淡,各大机构、各路资金都在为2023年做准备,市场交易量逐步减少。2023年一是关注国内需求端的恢复情况,二是关注全球经济动向以及地缘冲突的变化,欧美对俄原油的制裁将首先拉开帷幕,供给端的重大变化将显著影响大宗商品走向。

基金

2022年A股市场跌宕起伏,风格频繁切换。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28日,三大股指悉数下跌,煤炭行业走出独立行情,电子、传媒、计算机跌幅居前。仍有不少主动偏股型基金在震荡市场中收获较高收益。受访基金经理认为,2023年宏观经济逐步修复,增速或将快于2022年;A股市场有望逐步进入风险偏好提升和盈利驱动的行情。投资聚焦安全可控、景气成长和复苏预期三大主线。

近日,首批8只北证50指数基金陆续宣布结束募集,其中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和汇添富基金的北证50指数基金均实现了超额募集,这在基金发行市场的寒冬下,实属不易。首批北证50指数基金正陆续入市,有望为市场引入长期增量资金,投资者也将参与分享北交所市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投资红利。

去年年末,A股市场出现一轮调整,在市场调整之际,股票ETF被资金“抄底”买入。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6日,2022年12月以来股票型ETF份额合计增长174.29亿份,增长趋势明显。多只宽基ETF及中药、芯片、半导体等行业ETF份额增长较多。机构对后市保持乐观,认为股市仍处于值得买入的投资时期,看好半导体、信创、医药等板块机会。

上周分类别基金收益率表现,股票型基金上涨+1.68%,混合型基金上涨+1.95%,债券型基金上涨+0.28%,货币市场基金上涨+0.04%,QDII基金上涨+0.22%。


上周分类型基金收益率排名

股票混合型基金:汇添富优选回报混合A、财通资管消费精选混合、广发鑫享混合。表现最好的三只股混型基金的周收益率超过12%。权益类市场上周震荡上行,旅游酒店、消费食品等板块领涨,相关的基金表现更佳。当前市场没有明确主线,板块轮动较快,不宜频繁操作。

债券型基金诺安瑞鑫定开债、平安可转债债券A、融通可转债债券A。表现最好的三只债券型基金的周收益率均超过4%,第一名收益率更是超过8%。近期债券市场持续回暖,债基回撤持续减小。

QDII基金工银瑞信新经济混合人民币、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上投中国生物医药混合。表现最好的三只QDII基金的周收益率在3.5%以上。

基金发行方面,上周共有39只基金成立,合计募集规模178.96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18只,募集规模44.99亿元,占比25.14%;混合型基金7只,募集规模10.08亿元,占比1.44%;债券型基金8只,募集规模117.64亿元,占比65.74%;FOF基金5只,募集规模3.94亿元,占比2.2%。

上周,权益类市场一路上行,股票型基金整体表现出色,成绩最好的三家管理人收益率都在3.5%以上;债券型基金也是继续回升,前期大跌后持续回暖,表现最好的三家均实现了正收益;QDII基金方面,上周表现最好的三家管理人收益均在1%左右之上。

 

大类资产

宏观

国内方面

2022年12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12月PMI制造业指数47,较上月回落1,略低于市场预期,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下。防疫政策调整后,社会经济活动将逐渐调整恢复。细分项目来看,需求端:新订单指数43.9,较上月再度大幅回落2.5;新出口订单44.2,较上月大幅回落2.5;在手订单43.1,较上月回落0.3。四季度以来新订单指数持续回落,表明经济目前还是处于比较脆弱的状态;外需方面,新出口订单也保持一路震荡下行,表明全球需求已经步入下滑期,出口短期内难以像上半年一样托底经济。积压订单和新订单共同滑落,也印证了当前的订单都是过去的需求在支撑,未来的需求暂时还没有明显起色。重点关注2023年居民消费端何时能企稳复苏。

生产端:生产指数44.6,较上月大幅回落3.2,连续3个月位于50%景气区间之下。需求疲软叠加年尾时段,生产活动逐渐进入休整阶段。

采购端:采购量指数44.9,较上月大幅回落2.2;进口指数43.7,较上月大幅回落3.4。采购端跟随生产同步收缩。

库存端:产成品库存指数46.6,较上月回落1.5;原材料库存指数47.1,较上月上升0.4。产成品库存较上月大幅回落,而原材料库存小幅上升,叠加上面的需求和生产的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对未来市场的态度有一定好转。产成品库存在持续减少,去库存进度持续,同时原材料库存增加,表明企业有意增加原材料采购,为2023年的生产经营做准备。综合来看,企业对2023年的经济活动比先前更为乐观。

 

国际方面

2022年12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法令,以应对西方国家对俄的石油和石油产品采取的限价政策。鉴于美西方国家及国际组织采取对俄罗斯石油及石油产品设置价格上限的不友好举措,为维护国家利益,俄罗斯方面将禁止向在合同中直接或间接使用价格上限机制的外国法人和个人供应俄罗斯石油和石油产品。该法令自2023年2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3年7月1日。这一禁令中包括石油供应禁令和石油产品供应禁令两部分。其中,石油供应禁令将依据总统令自2023年2月1日起直接生效,石油产品供应禁令的生效日期则由俄罗斯政府确定,但不得早于总统令生效时间。此外,该禁令也预留了空间,基于总统的“特别决定”,石油和石油产品可以供应给某些特定市场。

由于该禁令表述相对模糊,且生效日期要到2023年2月1日,给予了市场充足的应对时间。禁令发出后,市场并没有出现过度恐慌的情绪,反而打消了先前市场判断俄罗斯会做出更强势反制措施的预期,国际油价因此小幅下滑。

 

债市

上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窄幅震荡,截至2022年12月30日,报收2.8436%。步入2023年,且春节时间较早,距今只有不到3周的时间,市场交投情绪慢慢减弱,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选择持币过节。新的防疫政策已经开始执行,且后续继续放开是大势所趋,虽然短期内会有一些确诊数据的反复,但疫情的影响会慢慢消退,2023年的主线是经济复苏。随着经济基本面好转,资本市场风险偏好将会提升,债券的价格大概率会有一轮回调走势,债券收益率会呈现下行走势。展望2023年,重点关注内需的恢复情况,防疫政策的调整对于线下消费场景的恢复至关重要,居民对未来经济的信心恢复是经济企稳的主要变量。


股市

上周A股市场延续振荡趋势,上证指数(+1.42%)、创业板指(+2.65%)、沪深300(+1.13%)、中证500(+1.75%)。上周,A股市场交易进一步趋于平淡,波动性减小,振幅收窄。消息面上,国内方面,2022年12月的PMI指标率先出炉,由于疫情放开后出现了一波小的确诊高峰期,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12月的先行指标显示经济还处于下滑阶段。

新的一年到来,相信随着疫情小高峰的过去,经济活动的复苏也会随之到来。国际方面,各国2022年经济概况已经确定,也都在为2023年发展方向和政治经济策略进行准备,暂时没有太多新发事件或是经济波动。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国内国外经济形势较为明确,内强外弱大概率是2023年的主旋律,内需能否接过出口的接力棒引领2023年经济增长将是核心重点。这当然仍需要全国人民不懈努力,携手跨越自疫情开始以来的经济低谷期。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少,待2023年春节过后,相信会有一波集生产制造、消费、旅游出行、餐饮购物等各方面经济活动持续活跃的阶段。那时或将是新一轮经济复苏的开启点。

市场方面,新年已至,距2023年春节也已经不到1个月的时间,市场逐渐进入节前交易时段,交投活跃度逐渐降低,近期成交量持续减少也印证了这一情况。当前市场当前时点,大级别的交易趋势甚至是引领市场的热点板块,都大概率不会出现,资金也都在为2023年的市场行情做着准备,做好2023年的投资规划,提前埋伏布局,不要进行短线的追涨杀跌是目前更好的选择。

上周上证指数周成交量10.86亿手,深证成指周成交量16.58亿手,成交量持续减少。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29.01亿元(周一、周二圣诞节港股休市),维持净流入状态。上周北向资金增持的行业排名:光伏设备、银行、酿酒行业、保险、旅游酒店。

 

商品

上周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上行,南华商品指数周涨幅(+3.04%)。近期市场交易情绪逐渐趋于平淡,各大机构、各路资金都在为2023年做准备,市场交易量逐步减少。2023年一是关注国内需求端的恢复情况,二是关注全球经济动向以及地缘冲突的变化,欧美对俄原油的制裁将首先拉开帷幕,供给端的重大变化将显著影响大宗商品走向。

能源:原油价格上周持续上行,周涨幅(+1.76%)。EIA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超预期增加,但汽油库存超预期减少,总的油品库存减少。OPEC+部长级会议维持石油减产200万桶/日直到2023年底。国际油价在供需弱平衡的状态下,自前期低位75美元处反弹回升至85.99美元位置附近。

贵金属:黄金价格上周窄幅震荡上行,周涨幅(+1.44%)。美元指数近期处于持续震荡下行的走势之中,上周报收在103.38附近处,黄金价格压力减小,迎来一波持续上涨。关注2023年美联储的政策方向,何时结束加息、终点利率的位置、以及未来欧美经济的基本面情况。衰退期一旦降临,黄金作为避险资产,有望开启新一轮上升趋势。

农产品:玉米价格上周震荡上行,周涨幅(+2.69%)。消息面上,乌克兰2022/23年度玉米出口量1220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030万吨提高18%。需求方面,国内防疫政策的调整对经济复苏需求回暖是重大利好,但当前订单仍处于低位。综合来看,未来玉米供应或将持续恢复,预计玉米价格仍有一定下跌空间。

金牛理财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金牛理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牛理财网,任何组织未经金牛理财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金牛理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转载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或领取稿费。

分享至: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