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财经要闻

正文

分享至:

沈阳辽中:循环经济让乡亲腰包鼓起来

作者::于也童、李宇佳来源::新华网编辑:2020-07-20 15:36

新华社沈阳7月20日电(记者于也童、李宇佳)盛夏午后,沈阳市辽中区肖寨门镇妈妈街村村民白纯革正在自家牛舍里忙活,只见他手拿铁耙一点点将工人刚运进来的酒糟和牛饲料混合在一起。“这酒糟是咱自家酒厂产的,喂牛最好了,对牛而言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也高。”白纯革说。

既酿酒又养牛,用酒糟喂牛,牛粪作为农作物肥料。这条循环的产业链让越来越多妈妈街村村民尝到了甜头。随着村里养牛和酿酒两大支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乡亲们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妈妈街村人均土地少。早年,酿酒是村里的主要产业,但随着白酒产量的增加,大量酒糟被随意丢弃村头巷尾,村里环境越来越差,加之白酒市场出现波动,酒厂被迫减产,村民收入下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村民开始尝试利用酒糟养殖肉牛。

“我记得应该是1998年,我投了8万元养了43头小牛,当时没有经验,赔了不少钱。”村民陈万龙说,随着养殖经验的增加,如今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2005年我接手了一个酒厂,这时候当地养牛的人也多了,酒糟除了自家的牛吃,多的还能卖些钱。”

记者了解到,在当地,一锅酒糟能卖到120元到150元不等,这让昔日里倒到臭水沟里的酒糟成了“香饽饽”。和酒糟一样,牛粪也成了“抢手货”。“我们当地有一个有机肥厂,能消化掉村里40%左右的牛粪生产为有机肥,剩下的牛粪会被定期拉到海城,在专门的工厂发酵处理后,作为当地大棚蔬菜的有机肥。”妈妈街村党支部书记王永生说。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美化村屯环境,解决“庭院牛舍、人畜混居”的问题,当地政府决定为村民养殖的肉牛建“新家”。记者在当地统一规划的辽寨牧村养殖基地内看到,这里设计干净、污道分开,且雨污分流,还建有贮粪场和污水处理池。

“辽寨牧村养殖基地目前正在建设中,现在村里有一部分养殖户已经把自家的牛移到了建设好的‘新家’里。”王永生说,“养殖基地产生的粪便在发酵后还会作为肥料用于周边农田还田,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村民的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村里达到百万资产的农户有100多家,咱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金牛理财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金牛理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牛理财网,任何组织未经金牛理财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金牛理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转载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或领取稿费。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