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投资指数(FII)编制与应用
编者按:以“金融携手慈善”为理念,聚焦慈善资产保值增值,“中国慈善资产管理论坛”(英文全称:China Charity Asset Management Forum,英文简称:CCAMF,以下简称“论坛”)在京成立。论坛由中证金牛、善泽君、天弘基金、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建信养老金、民生银行、光大信托、《当代金融家》八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大会上由论坛秘书长刘文华先生与中国基金会投资系列指数主要研发人员中证金牛研究部鹿宝共同发布《中国基金会投资报告2018》,其中,鹿宝以“基金会投资指数(FII)编制与应用”为主题发表演讲,介绍基金会投资指数(FII)为慈善资产投资提供“度量衡”工具,属于促进慈善与金融对话的基础性建设研究工作。以下是演讲整理文稿。

基金会投资指数(FII)编制
从四方面展开介绍基金会投资指数(FII):基金会投资指数是什么、指数编制方法、指数系列、指数运行分析。
从指数定义看,指数是反应总体某一现象变动的相对数。如常用的沪深300指数,反映沪深两市股票综合趋势;再如房地产指数,反映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那么,“基金会投资指数”则是反映基金会总体投资水平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基金会投资状况及趋势。关于指数编制方法,我们遵循科学性、代表性、连续性原则,以基金会年报数据为依据,筛选资产规模领先、且投资活动活跃的TOP50家代表性基金会作为样本成份,使用规模加权或等权方法计算。其中,资产规模领先,是指审计财报中“净资产”同期排名靠前;“有投资活动”指近三年财报中“投资收入”项至少有一年不为0。
以全国基金会为例详细介绍,全国基金会投资指数系列包括“全国基金会TOP50总财富指数”(反映资产规模变化趋势)/“全国基金会TOP50投资收入指数”(反映投资收入变化趋势)/“全国基金会TOP50核心收益指数”(反映按规模加权的收益变化趋势)/“全国基金会TOP50等权收益指数”(反映按等权方法加权的收益变化趋势)/“全国基金会TOP50等权收益红利指数”(反映按等权方法加权/且复利计算的收益变化趋势),基期均为2010年12月31日。另外,按照通常习惯,总财富指数和投资收入指数基点设为1000点,投资收益率相关指数基点设为100点。
关于指数系列,基金会投资指数包括总财富指数、投资收入指数、核心收益指数、等权收益指数、等权收益红利指数5个子指数。同时,因不同类型的基金会属性,其投资活动及投资收益能力均表现出不同程度差异,如国内大型高校基金会与公募基金会相比,受到支出法则的不同限制及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其投资活动表现有差异。因此,考虑为方便同类型基金会可以做比较,我们对细分类别基金会分别进行了指数编制,具体包括全国、公募、高校、企业、扶贫主题基金会5大类,一共25只指数。从指数运行分析看,历年指数成份样本较稳定,近两年均保持80%的稳定度。同时,通过设置规模权重上限,有效的避免了成份样本权重过于集中的现象。关于指数编制更多的介绍,可参见《中国基金会投资报告2018》。基金会投资指数(FII)应用
关于基金会投资指数(FII)如何应用是慈善组织和金融机构均十分关心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在指数设计时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具体应用谈两方面:
(1)基金会投资指数(FII)可以反映行业整体趋势,这也是指数的内在定义。以“全国基金会投资指数”为例,可以看到基期以来,各子指数均保持上涨趋势。其中,全国基金会总财富指数呈现持续上涨,与行业总资产规模逐年增长的趋势一致;全国基金会投资收入指数整体亦呈上涨趋势,说明2016年度行业投资收入较2010年度提高,需要着重说明的一点是,2016年全国基金会投资收入指数相对2015年出现下滑,并不是说全国基金会2016年度投资亏钱,而是指全行业2016年度投资收入较2015年有所降低。另外,通过叠加各指数历年变化率,可更清晰地了解行业投资趋势。
(2)基金会投资指数(FII)可以为基金会投资行为“画像”。对应子指数分类,可以从三个维度画像投资活动。如当评估某个体或机构的投资活动时,需要知道它“有多少资金”、“投资赚了多少资金”、“单位资金赚了多少收益”,即对应基金会的“资产规模”、“投资收入”、“投资收益率”三个维度,具体可参见对某基金会投资画像的应用举例。
小结
总结以上,我们研发编制基金会投资指数(FII)的目的是希望为慈善资产投资行为提供一个“度量衡”工具。我们认为只有统一慈善行业和金融行业通用的“度量衡”标准,才能更好的联合双方平等对话,进而促进双方协力改善我国慈善资产保值增值现状。关于后续研究,我们将会持续更新维护指数,同时,也将不断拓展研究范围、加强研究深度,如开始时中国慈善联合会徐永光副会长提到的美国“Common Fund”经验以及投资收益税优制度等,都是亟待深入研究与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