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理财网
主办 / 中国证券报 特别链接

首页 - > 公募基金 - > 机构专区 - > 海通证券

正文

分享至:

创新ETF蓝图之三:主动管理型ETF现状及启示

作者:杨勇 吴先兴来源:金牛理财网编辑:李艺菲2013-03-04 08:45

海外主动管理型ETF发展现状。最早的主动增强型ETF出现在2002年,而直至2008年4月,PowerShares公司才推出多款真正意义上的主动 管理型基金。由于增强型ETF发展较早,相对于主动型ETF而言,数量更多,整体规模也更大。随着主动型ETF的快速发展,其规模相对于ETF整体规模的 占比逐步提升,由2008年底的0.07%提高到2012年底的0.85%;增强型ETF的绝对规模虽然在近几年也在不断扩大,但其规模占比却由2008 年底的3.92%下降至2012年底的2.23%。从注册地来看,在股票增强型ETF方面,美国和韩国的排名靠前;但在股票主动型ETF方面,加拿大不论 在规模还是在个数方面均位于美国之前。

主动管理型ETF的运作特点。主动管理型ETF的运作有如下特点:

1. 国外发售的股票主动型ETF大部分采用了量化选股技术,其主动性不但可以体现在选股上,还可以通过择时的方式来获得一定的主动性。

2. 在有可能获得较高收益率的同时,股票主动型ETF的换手率、交易成本和管理费用有可能相对要高于传统的指数型ETF。

3. 在申赎模式上,股票主动型ETF一般也采用实物申赎或者实物、现金申赎并存的模式,但其一篮子股票组合信息的披露频率可能与传统的ETF有所不同。美国的 监管部门倾向于将股票主动型ETF当成典型的ETF来对待,而加拿大的监管部门倾向于将其当作主动型基金来对待。由于过于频繁和详细的公布主动型ETF的 投资组合信息将影响基金经理主动选股能力的发挥,这可能是造成美国在股票主动型ETF领域的发展没有能够走在加拿大之前的一个重要原因。

l对我国发展主动管理型ETF的几点启示。在监管当局以及交易所在大力推动发展ETF产品创新的当下,具有多种比较优势的主动管理型ETF是现阶段我国ETF产品创新发展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具体建议如下:

1. 增强型ETF先行。增强型ETF应作为当前我国发展主动管理型ETF的第一选择,然后再考虑主动型ETF或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如加拿大的带看涨期权空头的主动型ETF)。

2. 基金的发起或设立可以由现有基金转换而来。在海外主动管理型ETF普遍较小的背景下,通过基金转换来发起或设立主动管理型ETF是一条可行之路。从海外的发展经验来看,有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转换为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先例。

3. 基金投资组合中主动管理部分在申赎清单中采用必须现金替代。 从海外主动型基金的申赎运作来看,完全现金替代是一个常见的选择。虽然这可能会增加额外的成本和费用,但却是方便ETF的基金管理人进行积极组合管理的理性选择。

4. 基金管理人可主动承担起计算盘中IOPV的责任。从基金管理人的运作角度来看,提供真实IOPV的同时却并不需在申赎清单中详细披露投资组合构成,能较好的解决投资组合信息披露的“双利刃”问题。

相关资讯

金牛理财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金牛理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牛理财网,任何组织未经金牛理财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金牛理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