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市博弈行情首选“兔式潜伏”策略
【交易所体系基金】李薇:
政策面处于偏暖状态,而四季度经济企稳回升预期强烈,但是投资者情绪低迷、资金有效流入不足的条件下,A股市场“牛已去”恐难改观。同时,整数关口的失守也释放了做空的风险,从估值水平来看,“熊出没”也将更为零散化。有限的场外资金体内循环更类似于“兔式自救”力量不足而缺乏持续性。这都使得股指的走势将更为扑朔迷离,重视影响市场的因素变化比预测实际影响效果更为明智。
在缺乏有效投资机会的弱市博弈行情中,注重“谨慎、敏锐”的“兔式潜伏”策略也是重要的选择。
对于一般型投资者而言,传统的买入持有策略执行期间的波动将更为剧烈,非交易型投资宜降低组合的风险偏好,选择较低风险的产品。场内分级基金低风险级别、债券基金等固定收益类品种,有助于投资者获助更为确定性的收益,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配置选择,在组合中所占比例也应逐步放大。
对于交易型投资者而言,市场流动性的整体收缩,短期波动的加剧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投资者的逐步成熟,传统意义上单一场内基金上的无风险套利投资机会数量更为稀缺,持续时间也更为短暂。因此通过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品种与基金组合的多资产套利交易更为可取。与其它ETF不同,华夏恒生ETF、易方达H股ETF标的市场与A股存在交易时间重合,而这也催生出新的跨市场套利交易类型,具有专业和技术支持的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
对于一般LOF产品而言低流动性下的短期定价失灵提供了一定的套利机会。但是,部分LOF成交甚至近似于“死水“状态,不具备有效投资性。由于转托管的时间成本等因素,短期来看LOF基金5%以内的短期折溢价率都具有合理性,但是完全意义上无风险套利在LOF基金产品上很难低成本实现。即使对于资金量较小的投资者而言,相应策略也只是“场内潜伏”,择机卖出。
从品种选择上来看,不定期折算条款一方面加大了分级基金投资的特定风险,而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场内的特定投资机会,有效地增加了场内流动性。从整体上来看,不定期折算条款是有利于投资者,因此有不定期折算条款的产品也一般优于同类无不定期折算条款的产品。具体选择时则应更多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债券基金】宋楠:
上周债市相对平静,收益率曲线整体平坦化上行趋势不改。货币市场依旧紧平衡,资金利率与前周差别不大。债市中期表现将主要基于市场对经济回复速度的判断,下周x新的宏观数据将陆续出台,我们预计数据表现仍将延续上月回暖态势,债市收益率趋势性下行空间受制。然而当前债市连续的调整已经部分反映了经济回暖的预期,其收益率显著上行的空间亦有限。震荡仍将是未来债市主旋律。12月中下旬开始,资金面将出现季节性紧张,预计会对短久期券种产品影响。在债市预期不甚理想,股市亦连创新低的背景下,债券型基金净值增长不容乐观。场内基金选择上,侧重选择母基金净值增长率较低情况下隐含收益率较高、安全边际较高的产品。
【指数基金&股票分级基金】基金研究中心(感谢方童根对本编辑提供信息) :
一周市场表现:
上周股市震荡下行,主要指数表现:沪深300指数下跌2.42%,中证100指数下跌1.48%,中证200指数下跌4.29%,中证500指数下跌6.28%,中小板指数下跌5.16%,创业板指数下跌6.86%。
指数基金业绩方面,标准指数型基金平均净值下跌3.17%,增强指数型基金平均净值下跌3.05%。
ETF方面,上周ETF净申购5.91亿份,ETF平均折价0.07%。
报告:寻找好指数系列之四:基金系列指数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公募基金行业快速扩张,截止2012年9月30日,公募基金数量达到1251只,净值规模达到24662.9亿元。公募基金已成为普通大众理财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编制反映公募基金业绩情况的指数已迫在眉睫,为此,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于2012年5月25日发布公募基金行业系列指数,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公募基金的业绩运行情况。
从编制的方案看,银河证券系列基金指数采用每日算术平均方案计算指数,具有很好的市场代表性。为了开发更适合投资的基金指数标的,我们尝试编制规模基金指数和策略基金指数。
以标准股票型基金的规模指数为例,我们编制规模指数——标准股票型基金100指数,指数的编制上,对指数成份基金的数量进行了限制,确定规模指数的成份基金的数量为100只。从历史业绩看,2007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标准股票型基金100指数累计下跌9.3%,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34.6%,中证500指数下跌3.2%,标准股票型基金100指数波动性为24.4%,沪深300指数波动性为31.9%,而中证500指数的波动性更达到36.4%。从对比结果看,标准股票型基金100指数业绩明显超越沪深300指数,同时业绩的波动性明显的低于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
同规模指数的可投资性考虑一样,策略型指数在挑选基金指数成份基金的方案上,引入基金评价指标——最大回撤,成份基金数量定为50只。选择最大回撤作为挑选基金的依据,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理由:1. 最大回撤具有普遍适用性:夏普比率的主要问题在于在收益率为负值的情形下,指标失去意义;2. 最大回撤反映实现收益的路径:波动性衡量样本收益率的波动性,对收益的路径没有依赖,而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不同的收益实现路径所反映的风险有很大的区别;3. 最大回撤从风险最小化角度挑选基金。以标准股票型基金的策略指数——标准股票型基金50指数为例,回溯从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的业绩。统计显示,标准股票型基金50指数累计下跌19.3%,而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分别下跌31.2%和22.6%。从最大回撤数据看,标准股票型基金50指数最大回撤为30.1%,而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最大回撤分别达到35.9%和41.9%,与规模指数标准股票型基金100指数相比,标准股票型基金50指数的最大回撤也小幅低于标准股票型基金100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