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PMI重回临界点 反季节扩张需求逊于产出
2012年11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预览值50.4,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为13个月以来首次重新回到临界点之上,我们点评如下:
PMI显示经济淡季不淡。11月PMI环比回升0.9个百分点,强于季节性。11月份是传统淡季,2006-2011年,11月份汇丰PMI环比平均下跌1.4个百分点,扣除2008年金融危机外,平均下跌0.8个百分点。11月PMI处于荣枯线之上,并创13个月新高,回升幅度也强于季节性,显示制造业淡季不淡。
从分项指标来看,主要由产出推升PMI指数回升。11月产出指数回升3.1个百分点至51.3%,创下13个月新高,表明制造业生产保持增长,且增速连续2个月加快。我们认为,10月份工业品价格上涨,导致企业产量较快增长。
产出指数回升与中观行业相印证。11月上旬,重点电厂日均煤耗量为351万吨,环比继续回升,绝对量水平已经高于8月、9月的旺季水平,同比延续10月以来降幅收窄的态势。同时中钢协数据显示,11月上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95.67万吨,环比增长1.61%。
新订单指数有所回落,但是好于季节性。2006-2011年,11月新订单指数环比平均下跌2个百分点,扣除08年金融危机外,平均下跌1.6个百分点。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回升,这与美国11月制造业PMI和新订单初值均创近5个月新高相吻合,年末外需有望继续回暖。
在需求回升弱于产出的情况下,在这对价格产生了压力。11月PMI产成品价格指数小幅回落,而购进价格指数基本持平。商务部数据显示生产资料价格在11月上涨后又回落,11月第二周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2%,第三周环比下跌0.1%。
需求弱于供给,反映了经济企稳反弹的态势并不稳固,PPI环比能否持续企稳反弹有待观察。过去三年企业投资形成较大的产能,为了摊薄折旧成本和财务费用,工业品价格一旦上涨,企业产量可能很快增加,供给增加将再次压低工业品价格。中上游工业品价格反弹始于9月,市场担心可能由投机需求和季节性因素主导。我们认为,PPI环比能否继续企稳反弹是衡量总需求复苏持续性的重要指标。如果PPI环比增速在11月重新落入负值,则说明此前需求的改善可能主要来自季节性因素,较难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