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理财网
主办 / 中国证券报 特别链接

首页 - > 公募基金 - > 要闻

正文

分享至:

跟踪误差分化严重 借指基抄底须细辨

作者:曹淑彦来源:金牛理财网编辑:赵源2012-10-30 12:39

近期QFII不断增仓的消息点燃了一些投资者抄底情绪,有的投资者更是将目光转向指数基金。然而目前投资者在选择指数基金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指数基金数量增加后,如何选择?基金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指数基金已经出现了分化现象,并且这一趋势或仍将持续,投资者应当先确定标的指数,然后选择同类中跟踪误差较小的基金。

有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在选择指数基金时,首先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标的指数,然后再选择那些与指数保持“亦步亦趋”即跟踪误差小的指数基金。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解释,标的指数表明了该基金投资范围并决定了其未来可能获得的投资收益;跟踪误差则反映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

跟踪误差分化显著

随着指数基金扩容,指数基金的标的日益丰富,跟踪同一标的指基数量也逐渐增加,数据来看,代表基金管理能力的跟踪误差指标已出现了严重分化。从今年前三季度跟踪误差情况看,南方沪深300、工银瑞信沪深300等15只跟踪沪深300的指数基金跟踪误差分化明显。例如,南方沪深300和工银沪深300的前三季度年化跟踪误差分别只有17个BP和20个BP,而有的误差大的指基却在100个BP以上。

ETF产品方面亦如此,跟踪误差较小者包括南方上证300ETF、鹏华深证民营ETF、工银深证红利ETF等,今年前三季度的年化跟踪误差均控制在20个BP以内,而跟踪误差较大的基金有的则超过了100个BP,甚至120个BP。

“指数基金的产品设置在于几乎满仓操作,复制跟随指数涨跌,而指数的涨跌幅度基本决定了基金的业绩。复制一只好指数,就像瞄靶一样,越准确越好,管理人应不断的避免或缩小偏差。事实上,评判一个指数基金的成功也是在于跟踪误差率小。” 工银瑞信指数投资部副总监何江说。

从指基经理角度来看,何江表示,管理指数基金需要从最基础的理念或者金融理论的角度出发,基于对经济市场环境的理解不断修正模型,通过对现金头寸、结构化差异和成本因素三个方面的调整,实现跟踪误差最小化的目的。其中,模型风险是量化投资人员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所以模型需要不断被跟踪和评估。另外,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等因素也会引起跟踪误差。指基的管理费和托管费率水平较低有利于跟踪误差的控制。

代宏坤提醒投资者,指数基金跟踪方法不同也是影响跟踪误差大小的一个因素。他指出,有的指数基金采取完全复制法,有的采取抽样复制法,而抽样复制法可能会导致跟踪误差较大。

未来指基分化可能加剧

指基分化或将加剧代宏坤表示,未来指数基金分化可能加剧,一方面,随着标的增加,指数本身会分化,目前已经出现了风格指数、行业指数、主流指数等多种指数。而标的会决定指数基金未来规模的差异,例如跟踪风格指数的基金可能面对的是小众投资者,规模会偏小。而跟踪主流指数的基金规模会逐渐扩大;另一方面,跟踪同一指数的基金会分化,这体现在基金公司之间的差异上。

在差异化将更加凸显的背景下,代宏坤表示,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有利有弊,“利”是选择更多了,“弊”则是增加了选择的难度。综合来看,他认为过多的标的相同的指数基金对于投资者来说没有必要。

金牛理财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金牛理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牛理财网,任何组织未经金牛理财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金牛理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