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理财网
主办 / 中国证券报 特别链接

首页 - > 公募基金 - > 机构专区 - > 银河证券

正文

分享至:

宽幅震荡时代的底部特征 对美国日本市场宽幅震荡阶段的研究

作者:孙建波 秦晓斌来源:银河证券编辑:赵源2012-09-29 10:59

本篇报告,我们观察了在美国和日本两种宽幅震荡市场中的特点,并构建了考察市场底部特征的四个维度,包括货币端、增长端、信心指标和市场特征几个部分。希望此篇事实性叙述的报告能对当前持续震荡寻底的中国A股市场有借鉴意义。

我们选取了两种进程中的震荡形态,最具代表性的美国(震荡向上)和日本(震荡向下)作为分析的对象。同时也代表了通胀和通缩两种不同的经济背景。美国的时间范围在1970到1982年,而日本是在1991年到 1999年。

通过观察发现,宽幅震荡往往发生在经济下台阶的过渡阶段。从美国和日本过去50年的经验来看,经济增速的下台阶并趋于均衡增长是一个正常的历史进程。股票指数的宽幅震荡一般发生在前一个台阶末下一个台阶前这样的过渡阶段,日美的宽幅震荡都历经了10年左右的时间。

从货币端看,在通胀背景下,利差和 M2对于宽幅震荡的股指具有领先性的意义。在通缩背景下,利差是同步性指标,但 M2与股指并没有指导意义。

从增长端看,GDP、生产指数和制造业库存对于股指见底是有滞后性的,用电量与订单指标与股指基本是同步的,但是房地产指标对于通胀背景下的股指是有领先意义的。

信心指标在日美两种震荡背景下都基本上都同步于股市。

从市场特征角度看,30天波动率和股利收益率两个指标也是有效的,存在着指标见顶股市见底的特性。

对于震荡期表现不错的行业,70年代的美国的震荡期,能源、基础材料、工业、电信四个行业有超越市场的表现。在90年代的日本,表现最突出的是电信行业,科技行业也一直存在超越市场的收益,并在1998年大幅飙升。

对于A股市场,我们也总结了一系列观察临界区域的经济指标。

金牛理财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金牛理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牛理财网,任何组织未经金牛理财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金牛理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