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短期无虞
美联储推出QE3再度推升了通胀预期,市场担忧通胀回升将掣肘国内货币政策宽松,但是目前而言,通胀没有大问题,至少通胀短期无虞。国内方面,9月汇丰PMI产出指数创下10月新低,而采购库存继续回落,显示经济去库存仍在进行,对价格形成向下的压力。海外方面,QE3扩表速度小于前两轮,QE3推出的时境也不同,目前全球经济放缓,基本面并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企业继续去库存,工业品价格承压。9月汇丰PMI产出指数初值为47.0,较上月大幅回落1.2个百分点,与历史上9月份传统生产旺季相背离。历史数据表明,2006-2011年,9月汇丰PMI产出指数环比平均上升0.7个百分点。生产旺季不旺,而采购库存继续回落,显示经济仍处于去库存周期。在需求疲弱的情况下,去库存必须通过降价来实现,所以PPI环比较弱的趋势仍将持续,从而抑制非食品CPI上升的空间。数据显示,9月前两周,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环比8月末下跌0.6%,仍然较弱。
食品价格则更多体现季节性。9月的前两周,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环比8月末下跌0.5%,弱于过去两年9月前两周该指数季节性上涨1.2%,主要是对8月份食品价格涨幅较大的调整。8月份CPI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5%,高于过去十年8月食品价格环比平均上升1.3%的幅度,9月份食品价格上涨很可能小于季节性。前瞻地看,虽然8月CPI企稳反弹,但是CPI持续回升较难,9月份CPI涨幅可能在2.2%左右,四季度CPI同比涨幅难以超过3%。
海外方面,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大。首先,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小于前两轮量化宽松。前两轮QE期间,美联储月度购买资产量平均为780亿美元,而QE3每个月购买量在400 亿美元左右,远小于前两轮QE。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前两轮QE,美联储资产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由于基数效应,即使相同的购买规模,其扩张速度也会下降。
其次,目前全球经济放缓,大宗商品价格的基本面并不乐观。QE2推出时全球经济,新兴市场对大宗商品需求较为旺盛,但是推出QE3的时境与QE2大相径庭,基本面并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
总体而言,总体来看,QE3不会像前两轮那样大幅推高我国通胀水平,9月CPI涨幅可能在2%附近,四季度CPI同比涨幅难以超过3%,通胀上行步伐将温和可控,对货币政策掣肘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