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债基吸引力下降
近期,银行半年末存贷比考核以及上缴存款准备金致使流动性骤紧,加之市场情绪始终在经济基本面与政策宽松之间纠结,股指延续弱势调整。从行业表现来看,45个天相行业9涨36跌,行业表现分化显著,首末涨幅相差8.19个百分点。其中,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的防御价值板块如食品、医疗、酒店旅游等延续强势格局,而证券、建材、机械等周期板块则跌幅居前。从风格指数来看,大盘指数逆市上涨,涨幅0.20%,小盘指数和中盘指数分别下跌1.27%和1.51%;价值指数下跌1.18%,成长指数下跌1.22%。
大类资产配置
基于市场对经济何时见底仍存分歧,但估值因素和宽松政策的累积效应已逐步积累,我们建议投资者因着眼于中长期并积极布局,适当提高组合进攻性。具体建议如下:积极型投资者可以配置30%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积极型品种),30%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平衡型品种),10%的指数型基金,10%的QDII基金,20%的债券型基金;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配置20%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积极型品种),25%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平衡型品种),10%的指数型基金,10%的QDII基金,35%的债券型基金;保守型投资者可以配置30%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平衡型品种),50%的债券型基金,20%的货币市场基金。
偏股型基金
围绕估值与成长主线精选绩优基金
随着央行于7月6日晚宣布再次降息0.25%的消息公布,货币政策的给力表现将有助于舒缓当前市场的恐慌情绪。以降息为信号的稳增长政策将逐步打破经济增速下滑对于A股市场的扰动。从6月份公布的PMI数据来看,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疲软的重要原因,加之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悬而未决,短期市场企稳仍将承受市场情绪及外围因素的干扰。对于本次降息,我们认为是在牛市初期阶段有利因素的积累,若后续信贷数据逐步回升,资金价格的下行具有延续性时将会从中期对A股产生显著影响。按照投资时钟理论,股市在经济底部、利率下行及风险偏好提升环境下的相对吸引力将进一步抬升,其配置价值也将缓慢提升,虽然短期可能受到各种不利事件的扰动。当然,我们始终坚信政策及改革的力量会逐步占据优势,企业盈利的恶化和通胀的下行为政策宽松打开了充足的空间。本次时隔一月央行再度下调利率是在新兴经济体的降息浪潮下展开,目的只在稳定经济增长,相关“逆周期”稳增长政策出台力度,将会是形成政策助力经济企稳的积极预期。但是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的状况下,市场对经济何时企稳依然存在一定分歧,短期市场能否反转仍需周六公布的经济数据予以确认。基于上述判断,我们建议投资者应立足于中长期进行战略布局,适当提升组合进攻性。
偏股型基金品种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围绕估值与成长两条主线精选绩优基金。具体来看,一方面可关注重点配置具有估值优势的地产、保险、电力、农业等板块的基金;另一方面可关注成长性明确的以食品、医药、酒店旅游为代表的消费服务板块的基金。此外,对市场趋势把握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关注成长风格指数基金,对于激进型的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分级股票型基金的杠杆份额以期分享“抢反弹”所带来的丰厚收益。
固定收益品种
央行再度降息释放流动性,信用债基仍可配置
此次,时隔一月央行再度降息0.25个百分点,反映出管理层稳增长政策的急迫性。上次降息由于存款利率上浮10%造成存款利率不降反升,因此增加银行的成本。考虑到各商业银行目前实施的存款利率均已达到10%的上浮上限,本次降息则造成存款利率实实在在的下降。为债券收益率提供支撑,但中长期风险点在于债市前期收益率快速下滑,造成过度透支,债市投资价值正逐步下降,风险将逐步大于机会。鉴于目前处于降息周期,投资者可适当拉长组合久期,重点关注重配中低等级信用债的债券型基金。对于稳健性投资者,可逐步获利了结或持有重配高等级信用债、金融债的纯债基金以获取稳健票息收益。激进型投资者则可逐步关注可适当投资权益类市场的偏债型基金以及可转债基金。考虑到此番始于去年10月份的债市牛市行情或已进入尾声,债券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因此分级债券型基金的杠杆份额吸引力下降。
封闭式基金
重点关注投资管理能力,适当结合折价优势选择封基
6月份封闭重仓指数下跌2.37%、封闭核心指数下跌2.71%。在此背景下,25只传统封闭式基金净值2涨23跌,整体加权平均下跌2.30%。其中,基金金鑫和基金泰和净值收涨,分别上涨1.24%和0.68%;而基金景宏、基金普丰、基金开元净值跌幅较深,跌幅均在4.5%以上。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25只传统封闭式基金二级市场价格5涨20跌,整体下跌1.45%。其中,净值表现居前的基金基金泰和、基金金鑫排名价格涨幅榜第1、2位。折价率方面,由于二级市场表现整体好于基金净值表现,25只传统封闭式基金整体折价率较5月末的12.97%缩小至12.18%。其中,基金丰和折价率最高为19.46%;基金银丰和基金科瑞的折价率也均在19%以上。在平均剩余存续期为2.45年的背景下,简单平均隐含收益率(按当前市价买入并持有到期按当前净值赎回的年化收益率水平)较5月初下行0.21个百分点,至5.55%,部分基金隐含收益率仍具备一定吸引力。
部分具有折价优势、隐含收益率较高的封闭式基金仍具备吸引力,投资者可适当关注。与此同时,我们建议投资者应重点关注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投资管理能力居前、历史业绩较为出色、基金风格契合当前市场的封闭式基金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