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券商集合理财不能忽视投资经理稳定性
投资经理长期稳定性不佳
依据投资经理历史任职数据,我们统计了券商集合理财投资经理的平均任职期。考虑到以下两种情况会扭曲投资经理任职期,一是成立时间较短的产品,其投资经理即使没有发生变更,截止目前的任职期也会较短,二是上任时间不长的投资经理,其任职期也必然较短。因此我们仅将2010年底之前成立的产品,且在2010年之前上任的投资经理作为统计样本,并将各种类型券商理财产品中的投资经理任职期进行平均,得到各类产品的平均任职期。之所以没有设定比2010年底更早的时间门槛,主要是考虑到那样会导致样本数太少。同时,考虑到QDII、货币型、指数型产品样本数不足,因此我们只统计了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产品。尽管上述统计方法存在一定缺陷,即任职期限受产品成立时间的影响,但应该能展现出各类券商集合理财投资经理变更频度的大致情况。
从统计结果看,作为产品数量最为庞大的股票、混合型产品来说,其投资经理任职期的平均值仅为19个月左右,且高达77%左右的投资经理任职期不超过25个月。其中,任职期最长的是中信理财2号的周玉雄,其从2006年3月产品成立开始就一直管理该产品。而任职期最短的仅为14天。由此可见,多数股混型产品的投资经理长期稳定性并不强,这无疑加大了长期业绩与风格的不稳定性。同时,这也为基金业绩评估带来了困难,因为一旦投资经理更换,历史业绩的评估将失去意义。
不过债券型产品的情况要稍好一些,首先,投资经理任职期要稍长一些,平均达到21个月,其中最长的是由国元证券发行的黄山1号的投资经理周振华,其在任时间超过4年,而任职期最短的仅为2个月。其次,有42%的投资经理任职期超过2年,这一点也明显优于股混型产品。
股混型产品投资经理变更频率加快
为了了解券商集合理财投资经理变更频率的变化趋势,我们统计历年投资经理变更的次数。为了简化分析,我们仅将产品到期之前投资经理的离任作为投资经理变更进行统计。同时,考虑到投资经理变更次数与存量产品数量有关,为了剔除这个因素,我们将投资经理变更次数与期末产品数量的比值作为分析的指标。
从统计结果来看,股票型、混合型产品今年以来的投资经理变更频率明显增加。在2010、2011年,股票型产品投资经理变更次数与期末产品数的比值稳定在1:3左右,而混合型产品则稳定在1:4左右。但今年前7个月,投资经理变更次数已经超过去年去年水平。依据历史数据,上、下半年的投资经理变更次数分布较为均衡,假设下半年投资经理变更次数、新发产品数量均与上半年相同,则股票型、混合型产品全年投资经理变更将达到20、80次,而期末产品数仅为40、219只,两者比值将达到1:2与1:2.7,投资经理的变更频度明显增加。
不过债券型产品的投资经理变更频率却似乎在改善,同样假设假设下半年投资经理变更次数、新发产品数量均与上半年相同,全年投资经理变更次数与期末产品数的比值将为1:2.6,要好于去年的1:2左右。必须说明的是,债券型产品之所以平均任职期限较长,但变更次数与产品数的比值较高,主要是因为债券型产品多投资经理共同管理的现象较多,因此相对产品数量而言投资经理总数更多,自然投资经理变更次数也就更多了。







海通证券-私募基金研究-投资券商集合理财不能忽视投资经理稳定性-20120822.pdf